到了午門之後,各人按官位大小,排隊依次入內,很快來到皇極門(奉天門)前。

丁毅這時才知道,後世在什麼殿什麼殿早朝都是亂拍的,明朝早朝就在皇極門。

這叫“御門聽政”,到了清朝之後又改到乾清門,乾隆以後改於勤政殿舉行。

等群臣到了皇極門後,發現三位尚書,鎮北王丁毅,山西巡撫蔡懋德等早就到了。

但細心的人發現,今天站位有點不對。

一般來說,文官站左,武官站右。

有些開國之初,會武官站左,文官站右,必竟開國的時候,武官地位較高。

今天丁毅也是站在左邊,他身邊有原太原總兵謝志良,寧夏總兵官撫民等大明總兵,也有他自己的東江幾位大將。

右邊第一個位置以前都是國公們先佔著,這會是禮部尚書王鐸排第一,然後是張縉彥,張忻這三位尚書。

新的成國公朱則禮(當然,這會還沒頒旨讓他世襲)自然不敢和這些人搶,其他官員則乖乖的站他們身後。

這已經很明顯了,要改朝換代了,因為只有開國時的武官地位,才在文官之上。

眾人站好位置後,發現太子不在。

丁毅率先發話:“今日召集諸臣,商議迎立太子登基之事。”

說到這裡,丁毅好像發現太子不在。

“太子殿下呢?”丁毅轉身好聲的問道。

一個小太監顫顫抖抖的從一側走出來,小聲道:“殿下還末起床。”

這小太監看起來也才十四五歲,以前那有資格來這種場面,群臣幾乎都不認識。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宮中原來的大太監,估計全被換了。

小太監剛說完,群臣譁然。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當場出列,大罵道:“日上三杆,還在懶睡,這要當了皇帝,豈不是又一個昏君。”

他說又一個,就差指名道姓把崇禎也罵在裡面。

昨天他還說太子賢德,今天就罵太子是昏君,變臉之快,無人能及。

光時亨話音剛落,翰林修撰兼戶兵二科都給事中陳名夏又跳出來:“太子失德,如何登基,江山社稷如何託付?”

接著群臣洶勇,紛紛破口大罵,朱慈烺在這裡,肯定要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丁毅也是目瞪口呆,以前聽說明朝官員罵人有一手,連皇帝都能罵,今天算是開了眼界。

“太子駕到。”就在這時,外面叫著太子來了。

眾臣紛紛扭頭看去。

只見太子慌里慌張的小跑過來,身後跟著幾個小太監,衣衫都有點不整。

昨晚太子想了很多心事,很晚才睡著,剛剛才被小太監叫醒,他勃然大怒,也來不及責怪太監不叫他,趕緊往這邊跑。

他氣喘吁吁到了現場,看到皇極門中的‘御榻’,想坐又不敢坐,老遠還聽到群臣在罵他。

他尷尬站在丁毅身邊,怒視群臣。

“定王和永王何在?”兵部尚書張縉彥突然大聲問。

刷,全場目光看向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大怒:“本宮怎麼知道,你們看本宮何意?”

丁毅緩緩道:“本王正派人四處尋找,並加派人手,到京城內外,暫時還沒有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