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擊發槍好處都有啥?為什麼在歷史上同樣的裝填方式他能輕易取代了獵裝各國300年的燧發槍?

首先擊發槍不用藥鍋裝點燃藥,可以提升一定的裝填速度,並且狀態更加容易,士兵更好上手,沒有藥鍋後氣密性也更好了,大幅度減少了從引燃部位洩露的火藥燃氣,進一步提升武器效能。

其次重要的是燧發槍在射擊時是有一段開火延遲的,因為先要藥鍋內的火藥完全燃燒才能引燃槍膛,點燃過程緩慢,射擊移動目標時,需要提前計算燃燒時間。

丁毅的兵馬以前打滿清時,只有熟練的老兵才能掌控自如,很多新兵打騎兵效果不好,更多的是靠運氣。(因為滿清經常以大量的騎兵衝銃陣,閉著眼睛都能打中一個)

而擊發槍在擊錘擊中火帽的瞬間,雷汞產生的火苗就會以5400m/s的速度直接衝進藥室,這使得擊發槍射擊移動目標精度更高也更容易瞄準射擊。

此外擊發槍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且最重要的是,丁毅的燧發槍的啞火率為1/10左右,而擊發槍則可以達到1/200,甚至更低。

這麼低的啞火率,可以直接大幅度增加了擊發槍的作戰能力,這也是擊發槍迅速成為主流槍械的主要原因。

李忠義這時向丁毅介紹:“現在這燧發槍不用藥鍋裝點燃藥,提升了裝填速度,又不需要燃燒火藥,沒有了緩慢的點燃過程。”

“我們熟練的槍手,每分鐘可以打出四槍。”

“關鍵是啞火率大大降低了,平均打兩百槍,才會有一槍啞火。”

這就是擊發槍最牛逼的地方。

此時加了膛線,米涅彈(大乾稱子彈),擊發槍的射程最高能達到驚人的四百五十米。

且在一百五米內,輕易貫穿鐵甲,二百米內還能撕破。

在丁毅和滿清交戰後期,滿清為抵抗丁毅的燧發槍,很多八旗精銳身披鐵甲、鎖甲加棉甲,披三甲之後,燧發槍在五十米外都能難貫穿,就算打穿了,當場也死不了,最多受點傷。

當然了,當時丁毅燧發槍太多,而滿清工匠和鐵料跟不上,無法大規模普及三甲,只有少數精銳才能身披三重甲,最終還是敗亡。

現在擊發槍加上膛線米涅彈,百米之內都能擊破三重甲,加上他的身程和速度,冷兵器的時代很快就要過去了。

丁毅親手試了幾槍,果然感覺到不錯。

“哈哈哈,不錯,不錯,你們乾的不錯,匠作司和科技司參與的人員,都要賞,每人賞銀一千兩,加十畝田,月工薪晉一級。”

“多謝皇上。”眾人皆大喜。

“此槍已經和燧發槍完全不同,還請皇上取個名吧?”李忠義這時拍馬屁道。

丁毅笑眯眯看了他一眼,還要取啥,後世都有了:“此槍用擊發的形式開槍,咱們就要叫他擊發步槍。”

“皇上聖明。”眾人齊呼。

丁毅說擊發步槍,是因為現在可以取代簧輪槍,用同樣的方式製造擊發手槍。

但這還不是最先進的,而且還可以在這個時代進行改進。

“這擊發步槍暫時叫48式。”丁毅又道:“你們再研究研究,進行改進。”

“看到這槍托沒有?”丁毅舉起來:“想想辦法,用後裝式。”

“前膛裝彈,還是非常麻煩,還需要捅條往裡捅,這都是很耗時間的。”

“想辦法在這裡開個孔,把子彈從後面推進去。”

“至少可以節省十秒以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