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村這裡還算不錯了,黃村屬於良鄉縣,從黃村到良鄉縣也就四十里路。

西北部有的地方,距離縣城甚至有百里路以上,到縣裡上學,的確很不現實。

現在全國來看,比較好的是江南一帶,江南一帶很多村到縣裡也就十幾二十裡。

很多有錢的鄉紳還是願意讓子女到縣裡上學,如果有馬車,路又好,會變的更快。

當然,也會有人住到縣城,更加的方便。

刀疤男走的時候,洪安書叫住他。

兩吏員走過來,刀疤男向幾人抱了抱拳:“幾位像縣府來的?何事?”

丁毅草帽戴的很低,這時慢慢抬起頭。

刀疤男看到丁毅,神色大變。

“皇”居然真的認識。

他差點跪下,好在被丁毅一把扶住:“你認得朕?”

“俺是徐大堡的。”他激動道。

刀疤男齊進松四十多歲了,當年也是沒學好字,最高做到什長,年紀到了後退役。

現在是良鄉縣城事局一名隊長,負責黃村和另一個村的諸多工作。

丁毅也有點不好意思,當初從徐大堡出來也就幾百人,當然,他也不可能幾百人全認識。

幾人到了邊上,齊進松很激動,沒想到能在這看到皇帝。

“你乾的不錯,剛才朕看在眼裡,身為朝廷官吏,就得這麼認真幹事。”

“多謝皇上,這是小的本職。”

“大乾法典已經明確,吏現在也算官的一種,你應該自稱下官。”丁毅笑道。

“是,下官知道了。”齊進松熱淚盈眶。

“你們這樣的官吏,現在薪水幾何?”

“下官是每月五石,他是四石。”另一個吏員比較年輕,所以比較少,新進吏員是三石起步。

進行仁德三年後,基本都是發銀的多,拿糧的越來越少了,但大夥講到薪水還是以米來計算。

因為米價會變,米價高時,他們拿銀子也多。

“夠用嗎?”丁毅問:“你說實話,朕在皇宮,很少聽到外面的實話。”

齊進松點頭:“咱大乾一石米兩百斤,(一斤又是六百克),俺家四口人,一個多月都吃不到一石米。”

說到這裡,他擾擾頭,笑道:“就是學校有點花錢。”

原來他兒子為了練箭,自己還要買弓箭,甚至還讓他買馬,馬是沒有買,買副弓箭和箭都是錢啊,箭還是消耗品。

但總體來說,齊進松婆娘就是不工作,他這五石餉銀都足夠養家了。

而他還有當年旅順分的田,現在轉到良鄉後,原先旅順十五畝田,在良鄉是一換五,為七十五畝田。

像他這種,肯定一輩子過的輕鬆自在,不缺錢的。

這種也是整個大乾最支援丁毅的人。

丁毅在京城附近轉了四天,前兩天是官員放假休息,後面兩天是要上朝的,但他沒上朝,首輔呂大器也不問,帶領群臣們把這兩天的事給解決了。

因為朝臣們都知道丁毅要消皇權,自然也都不出聲,本來明朝時,皇帝都有過幾十年不上朝,只是大夥都很奇怪,皇帝會去哪?

以旅順系的瞭解,皇帝肯定不會坐在皇宮裡偷懶。

第五天丁毅回到京城,再次上朝。

他出去轉了一圈,大概瞭解基層和下面的一些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