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只有上過學後,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開啟智慧,開拓眼見,提升自已,這樣和咱們大乾的官吏們,才匹配備的上嘛。”

馬士英臉通紅:“小女在家中讀書寫字,同樣能吟詞作對,難道會生個目不識丁的蠢兒不成?”

現在知道丁毅限制皇權,馬士英也是越來越敢頂撞丁毅。

丁毅反問:“你女兒知道歐洲和法國在哪嗎?”

“。。”馬士英目瞪口呆。

“馬尚書你知道安南對面是誰嗎?對咱們大乾有什麼用嗎?”丁毅又問。

“。。”馬士英張著嘴,不知如何回答。

“歐洲各國加起來,比咱們大乾還要大。”

“安南的對面,有亞洲最好的馬六甲海峽,我們大乾只要佔住馬六甲海峽,每年收銀子就能收到手軟。”

“朕不是要指責你們,身為前朝大臣,當順應時代,與時俱進,若眼光只看著京城這一畝三分地,如何為天下的百姓謀福利。”

“皇上聖明。”財政部尚書阮文龍馬上道:“若咱們能佔了馬六甲,各位大人的年終獎就有了著落了。”

丁毅這意思很明顯了,沒上過學的,配不上大乾的官吏們。

雖然這有點過份,也看不起人,但丁毅也是沒辦法,不用這法子,士紳和好多前明官員,都不讓女兒去上學。

當然,僅靠這麼一條還是不夠的,民間百姓還有大量的少年們不讓上學。

丁毅提議,大量撥款,為全大明的縣學,開設寄宿制,鎮村的孩子們,可以在學校住讀,省去了來回奔波之苦,也替百姓家裡,少了一個開支。

原學生也可以留在學校吃飯,全部由朝廷出錢。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這得要多少錢?

財政部和戶部尚書兩人同時對視一眼。

王鐸顫聲道:“皇上,這得要多少銀子?”

丁毅真不缺銀子。

前兩年他發新新幣,兌換銀子,現在國庫不知有多少億的銀子堆積在哪,但他又不能超發貨幣,防止通貨膨漲,所以一直沒敢亂用。

但現在花在教育上,是當務之急。

提升民智,是改革最重要的一環。

“宋飛,你來說。”丁毅道。

交通及建設部尚書宋飛出例:“回皇上,按咱們以前的經驗,建蓋一幢容納一百人睡覺的大通鋪房子,共分十個房間,長約六十米,寬約五米。”

“需用木磚泥等建築成本約為五十兩銀,加上配套的木床等生活用品,人工費用,約一百兩。”

接著戶部和財政部紛紛發言。

“以每校三百學生計,去掉寒暑假等假期,每天伙食費為一百文錢,年伙食費大概在七千兩銀加三百石糧。”

“全國一千五百個縣計,所有中小學全年需耗銀兩千五百萬兩加一百萬石糧。”

全場再次譁然,人人變色。

無論內閣還和其他文武都是臉色大變,皇上這錢花的真是任性。

丁毅的這種演算法,是把全國一千五百縣每縣的小學都算為三百人,中學也算為三百人,事實上現在平均都是隻有一百多人。

全部由丁毅包吃包住,第一年因為要新建房子,大概要用到三千萬兩白銀,以後每年大概在兩千五百萬左右。

丁毅這是大力的把財政收入投入到教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