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第2/2頁)
章節報錯
奴兒干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葉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葉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包括了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區域性、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上揚斯克山以南。庫葉島上設立襄哈兒衛、兀烈河衛,轄區內廣置衛、所,作為都司所屬的地方軍政建制。
在奴兒干都司建立前後,1403—1409年(明永樂元年至七年),陸續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滾河和烏蘇里江流域設立130餘衛,到萬曆年間(1573—1620年),奴兒干都司轄區內增加到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衛。
巔峰時期,前明的統治的地盤比後世要大很多。
但到了後代無數學者吹捧的大明賢君仁宣之治時代,宣宗繼位後,宣宗以休養生民為念,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在天下全盛之時施行收縮政策,他先宣佈放棄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大明一年少了幾百萬石的糧稅。
接著認為奴兒干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內遷奴兒干都司於三萬衛(今遼寧開原),於是前明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羈縻衛所制度進行統治。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女真衛所為明朝戍守邊疆,按時朝貢賦稅,至萬曆年間東北衛所增加到384所,女真族也越來越強,在原歷史上,最終導致滅亡了大明。
李率泰的奏章切中要點,就是當年前明放棄奴兒干都司,讓女真人越來越強,最後差點滅亡了前明(他認為前明的主要部隊都是被女真打掉,最後才被李自成破京師。)
所以強烈建議,重新奪回這些地區。
更言,北方雖然苦寒,願為大乾駐守北方。
與此同時,大乾很多北方總兵,紛紛上書,要求打蒙古,打黑龍江。
群眾呼聲強烈,丁毅只能順應民聲。
二月中旬,丁毅召內閣商議後決定,成立大乾黑龍江省、蒙古省,同時傳檄蒙古各部,和黑龍江地區女真各族,順應天命,內遷遼東,凡有不從者,天兵所至,片瓦不存。
滿清被滅後,蒙古各部逃回草原,都還是在原來的地盤牧守,一邊觀看中原變化,一邊想和大乾求和,丁毅都沒理會。
黑龍江女真各部被滿清幾次征伐,不服的都遠遷,服的都跟著滿清幹了,然後現在被滅。
所以黑龍江地區的女真族現在很少,有的也是在深山老林不出來,要麼在更北的遠方。
丁毅的詔書根本就是做做樣子,這邊詔書讀完,北方各地已經整合了兵馬開始行動。
昌平總兵王衛忠、山海關總兵李定國兩人率四萬兵馬打蒙古。
沉陽部兵李率泰、錦州總兵吳三桂,率四萬兵馬打黑龍江。
大乾總共動員八萬戰兵,十二萬戰馬,其中打蒙古這邊是每人雙馬。
李率泰和吳三桂另帶了兩萬輔兵,數千輛大車,打算和深山中的女真族打長久戰。
戰爭動員從二月底開始,然後大量的汽油彈,各種裝備,糧草,彙集到兩地。
王衛忠與李定國三月出兵草原。
李率泰和吳三桂四月出兵黑龍江。
仁德二年三月初,丁毅來到京師工部匠作司火器局。
前年六月,李忠義他們就造出了膛線。
但受限於彈丸裝置速度,並沒有大規模推廣,之後丁毅畫子彈(米涅彈),匠作局的工程師們,用了一個月時間想出了辦法,兩個月後就能批次制彈子彈。
他們把子彈分兩部,前面的鉛製彈頭和後面的軟木分開造,然後手工組裝。
手工組裝很快很容易,只要按一下就可以。
普通的兒童或婦人一天都能裝幾千個。
因為鉛製彈頭上面有螺紋,需要車床車出來,新子彈的製造速度,是遠遠低於原先的鉛丸。
但是用線膛槍後的射程和準確度又遠遠超過燧發槍。
原本一場戰鬥需要打二十粒鉛丸來結束戰鬥的話,用新子彈也許只要打十發就結束了。
匠作局還是採用了流水性作業,用大量的車床製造彈頭,然後再用木塞進彈頭裡。
最多時,他們有一千部小型的車床在同時開動,有三千人在參與制造彈頭。
每天可以製造六萬子彈。
但後來李忠義發現車床損耗也挺快的,這樣乾的效率不行,每過一兩個月,車床都要維護一下。
然後又想出了模具式,製造模具們,把融化的鉛直接灌入,立馬形成一枚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