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安南有四個總兵,西貢總兵兼安南水師總兵西勞經,升龍總兵馬躍、順化總兵袁有才、清化總兵方多臺。
大澳省總督普利爾,巡撫周鍾,有兩總兵。
大澳總兵丁石頭,南澳總兵穆圖。
然後福建、廣東、大員、安南、大澳五地設有四海總兵官徐威,毛信為副。
江西巡撫邵捷春,有三總兵。
九江總兵許必成、南昌總兵徐文虎、贛州總兵孔有德。
湖南巡撫李延庚,有四總兵。
黃蜚為襄陽總兵、潘永昌為武昌總兵、吳學禮為嶽州總兵、劉肇基為長沙總兵。
河南巡撫高宏圖,有三總兵。
開封總兵陳永福、南陽總兵葛春、洛陽總兵黃得功。
江西、湖南、河南設中原總兵官許必成,副官黃得功。
四川巡撫黃伯端,設四總兵。
馬濤為重慶總兵,祖進忠為成都總兵,秦良玉為四川總兵,金聲恆為建昌總兵。
雲南巡撫姜曰廣,設四總兵。
朱勝為楚雄總兵、艾能奇為昆明總兵、吳朝忠為大理總兵、楊畏知為元江總兵。
廣西巡撫鄭三俊,設三總兵。
何良武為桂林總兵,方成功為柳州總兵,何大平為南寧總兵。
貴州巡撫曹學佺,設兩總兵。
貴陽總兵耿仲明,永寧總兵楊端。
四川、雲南、廣西三省設西南總兵官何良武,副為馬濤。
群臣聽完所有名單,發現大乾現在共有六十三名總兵,按皇上所言,每總兵一到兩萬兵馬計,大乾共計有兵馬近百萬。
這可不是明末的大明兵馬,是實打實的近百萬戰兵,包括原丁毅的幾十萬兵馬,部分明朝的降兵,農民軍降兵,番兵,蒙古女真兵,及後來就地徵招的。
活到現在的基本都是百戰精銳。
戰兵五年後,可以自願退役,不願退役的,還能再當三年,最遲八年要退役。
退役後轉為預備役,遇重大國戰,有需要隨時重新會被徵招。
戰兵退役後優先轉入地方吏員和村長組長等公職。
所有的任命結束後,有人上奏,經過第一次科舉和丁毅前期的吏員擴招,現在全大乾的官吏總數接近一百萬。
戰兵總數為九十八萬,囤兵接近四十萬。
大乾皇朝一年要養兩百多萬人。
司法部尚書呂大器問,朝廷養的起嗎?
大乾的官員已經超過大明數倍,而且以後退役的還優先加入,呂大器擔心要財政負擔的人越來越多。
說實話丁毅現在的官吏確實有點多。
大乾朝現在一千五百個縣左右,平均下來每個縣六百多官吏,比起以前的大明朝是多了幾十倍。
但大乾的官吏,這次把所有官方的工匠,老師,醫生等全部算在裡面,也就是和後世一樣,只要吃財政飯的,都算大乾的官吏。
人是比歷朝歷代都多,財政壓力也大,但相比之下,中\央對下面的控制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強。
可以說,現在大乾朝廷下發的公文,都能最快時間在下面得到執行。
人多好辦事,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