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森多大了?”丁毅問鄭芝龍。

“回陛下,森兒23歲了。”鄭芝龍笑道。

“張定也十七了吧。”

“定兒剛剛滿十七。”張經呵呵一笑,張定是他長子,他有兩個兒子,另一個叫張平,張定出生最早。

張經是當年徐大堡第一個生兒子的,動作賊快。

鄭森還在南京學習,張定在大學裡學的海軍,還有一年畢業。

丁毅轉身道:“鄭大哥想讓鄭森從文當官,還是從武?”

鄭芝龍問:“文武如何?”

丁毅直接道:“過幾年,我要往東南亞打,可以隨軍刷戰功。”

鄭芝龍想了想,搖頭:“我在海上大半輩子,希望森兒安穩一點。”他知道丁毅好意,有意提點兒子鄭森。

丁毅笑笑:“那你回去問他,想去哪做縣承,我的建議是,從基層副職做起,積累經驗。”

朝廷現在只四品官以上才能上朝,在京城當七八品的官員,一點意思也沒有,又成不了皇帝近侍,不如外放縣官。

鄭芝龍大喜,驚道:“不用科舉嗎?”

“你是我大哥,那有小弟讓侄子科舉的道理?但是”丁毅笑道:“以後大哥的孫子,那必須要科舉的。”

“多謝皇上,多謝皇上。”鄭芝龍淚流滿面,再次想跪下,丁毅又想扶他,再這次沒扶住。

鄭芝龍重重跪地,磕了幾個頭才肯起來。

鄭芝龍離去之後,丁毅對張經道:“此次打東南亞,海軍學院要安排一批一年後的畢業生,參實踐,回來後再補一年學期,也就是可能要晚推延一年畢業。”

“但實戰經驗很重要,也是刷功績的機會,你舍不捨得你兒子?”

張經馬上道:“當然要去,多謝皇上。”很是高興。

然後他又問:“統兵大將是誰?”

“我想讓洪旭領兵。”丁毅道:“鄭大哥手下,最厲害的就是洪旭。”

但這事也不急,丁毅要等趙大山平定雲南後再說。

他現在就開始調整大將,準備物資和糧草,更要求海軍學院的人,和洪旭等出征大將,學習東南亞的地理和風情人情資料。

初步定天今年十月份,這個天氣發兵東南亞為最好,而且到了敵國之後,可以就地取糧,收他們的糧食,壯大自己,消弱敵國。

可能年紀大了,丁毅中午現在喜歡小睡一會,然後起床,繼續在東暖閣召見朝廷特使金尚憲,至於日本特使,他不打算見,讓禮部處理即可。

從前面反饋的訊息來來,祖大壽帶著清兵在日本到處橫掃,打的日本人鬼哭狼嚎,丁毅懷疑,要是自己給他五萬兵馬,有源源不斷的糧草支援,能把日本打滅國了。

祖大壽和洪承疇多次派人傳信,說兵馬越打越少了,支撐不了多久。

滿清能征服大明,是因為不停的有明兵投降他們,但他們這套在日本不行。

日本人肯定不降,更不會幫他們打本國。

丁毅估計,最多到一到兩年,這波滿清兵馬要損失殆盡,而日本也將變的千瘡百孔,到處破敗,但他不想祖大壽的清兵敗的這麼快,得想辦法支援他。

在他的思索中,外面很快傳來聲音。

朝廷禮曹金尚憲覲見。

“宣”隨著丁毅渾厚的聲音,金尚憲小心翼翼進入東暖閣。

“下國小臣金尚憲,叩見大乾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