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四郎的野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京都三面是山,除了城門外,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出去,就是清水寺。
清水寺在後世,可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標,1633年剛剛被德川家光出資重修過。
從清水寺往東方向,有山間小道,可以到滋賀縣,然後乘船,由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往日本國內其他地方逃走。
明正天\皇,就是這麼走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湖邊船隻有限,想離開的人卻是太多。
當天晚上,阿部重次召集餘下的大名和藩主們,商討京都的防務問題,但所有人都悲觀的以為,京都不能守,只能退。
播磨國福本藩一萬石初代藩主池田政直道:“今天一戰後,明寇兵馬已然不多,我們現在需要時間,再集合更多的兵馬,再來一次野戰,明寇必然要死慘殆盡。”
此言馬上得到大夥的一致認同。
他們幾次與明寇血戰,不停的消耗,明寇兵馬越打越少,他們也越來越看到希望。
但現在他們才五萬人,還是覺的不夠,不敢再打。
就算要打,也要重新找個平原,恢復下元氣,再來打過。
“為什麼不堅守,明寇沒有攻城工具,我們還有火炮和火銃。”有人提出異議。
阿部重次道:“城中糧食不多,明寇只要圍而不攻,最後都要活活餓死。”
“除非大將軍那邊,再能組織十萬兵馬來救咱們。”
眾人皆苦笑,這次幕府和大名的主力基本被打殘了,再想組織十萬精銳何等之難。
這十一萬人,可是用了幕府近一年時間才組織完成。
最後經過近兩個時辰的商討,他們決定撤退。
而且不管京都的勳貴和皇族們,除了少數重要人物外,不管其他百姓,關鍵是保住大部分兵力,爭取在江戶之外,再集中一次全國兵馬,與明寇決戰。
他們計劃分兩路走。
一路從清水寺往東,到滋賀縣,然後乘船,由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往南逃,這路主要是各大名和少量京都重要勳貴。
第二路是四萬八千兵馬,從北部翻山越嶺,經京都東山,往三千院(寺院),再往東到蔓陀羅山,也能到‘琵琶湖’西岸。
第一條路是比較好走的,還有船可以坐。
第二條路全是山路,而且需要一千兵馬在東山阻擊追兵,等於都是送死的。
這樣的話,他們一共要留下兩千兵馬送死。
一千守京都,一千守東山。
爭取能逃離四萬八千人。
誰留下,誰阻擊,大名們各不相讓,最後阿部重次,決定,守京都一千由幕府嫡系出,另一千抽籤,哪位大名抽到,就留一千兵馬。
大夥俱同意。
就在京都城中,商量如何撤退,儲存兵力,等下次再和明寇決戰時。
天草四郎的中軍大帳裡,燈火通明。
此時已經是晚上七八點鐘,外面天色漆黑。
天草四郎和三個心腹,天草太一,小野光,中村之助圍坐一團。
“今天聽洪承疇說,明天攻城。”天草四郎道。
三人臉色古怪:“京都城這麼大,還有數萬精銳守城,他們能打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