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銃的四人則官升一級,賞銀百兩。

此次之後,孔有德令箭所至,莫敢不開。

不管讓打誰,銃兵們不敢猶豫。

明軍行軍很慢,不急不徐。

八月十一日才從山海關出來,十幾萬大軍,無數的輜重糧草,數不清的大車往關外去。

從山海關到渾河多爾袞駐軍地,大概有六百里路。

丁毅的哨兵先到,然後前鋒王衛忠兩萬兵馬於八月二十日才到。

等於每天走五六十里路。

沒辦法,這麼多的糧草和輜重走的太慢,這還是所有人都騎馬的速度下,如果像以前的明軍一大半沒馬,那速度將更慢。

明軍如多爾袞所料,從後世渾河大橋方向繞過,從南邊往北,王衛忠過橋後就到翟家村,這時距離清兵已經在四十里不到。

王衛忠一邊靠河立營,一邊四下派出哨騎,也不急著進攻。

丁毅後繼兵馬,先佔了廣寧,把大量的糧草囤集到廣寧。

當年這邊是明軍的遼西的咽喉,是鎮守山海關的門戶,是保衛京城的屏障。

王化貞在這裡時,有兵十三萬,囤糧百萬,是明朝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

到熊廷弼手上失陷時,後金掠取了大量的糧食,僅右衛屯,即熊廷弼駐紮之處便有糧草50萬石,正是這批糧草幫助努爾哈赤渡過了一場可怕的經濟危機。至於珍珠財寶報掠更是無計其數。

而丁毅對打贏這場戰很有信心,一路只帶了三十萬石糧過來。

他十五萬人吃這些糧草,可以吃一年,其實是有部份給戰後用的。

許必成一萬兵馬守廣寧,另有一萬騎兵在廣寧和渾河西線遊動,不過渾河,這樣就是丁毅有兩萬兵馬是不參戰的。

多爾袞若是想去攻擊丁毅的糧倉,最少要派四萬以上的精銳過河,也未必打的贏許必成的兵馬。

多爾袞很快也派哨騎探到明軍虛實,知道明軍在廣寧囤集了重兵和糧草。

當年松錦之戰,他們就派奇兵一支,襲擊了明軍的糧草所在筆架山,從而大敗明軍。

但現在,他當然知道丁毅的兵馬不好惹,右路統豪格曾請令去襲擊廣寧。

但被多爾袞拒絕。

丁毅的兵馬不比明軍,白白浪費時間和人力不說,咱們原本兵馬就沒他多,你再分兵,少了沒用,多了我們主力怎麼辦?

明軍在渾河對面有兩萬精銳,至少要過去四萬才可以打吧。

豪格還想說什麼,其他勳貴們紛紛勸阻,阿濟格更說,若是攻城,最少六萬才能打明軍兩萬,豪格只好做罷。

這下滿清上下團結一心,決定在渾河東與明軍決戰。

二十四日,明軍各部緩緩來到翟家村,雙方近三十萬大軍在幾十裡的範圍內駐紮面對。

每天都有大量的哨騎碰撞。

明軍哨騎二十人一隊,清兵五十人一隊都通常不佔便宜,清兵哨騎損失慘重,只能步步後退。

這幾年丁毅的簧輪槍經過不停的改造,打的越來越遠,現在已經可以在二十米外打破重鐵甲。

此戰他們的哨騎每人帶了四把,有人甚至帶了六把,簡直瘋了。

後來丁毅才知道,有人在經過山海關時,向張其棟的部下要了簧輪槍,一人帶六把,專門想幹滿清哨騎。

清兵是真沒辦法,現在丁毅的騎兵騎射術也不比他們差,雙方近了之後,直接拿銃,並保持距離,不讓貼身,一打一個準。

二十五日後,明軍的哨騎就推進到小坨子附近,距離清兵主力所在,只有八里左右。

多爾袞幾年沒和丁毅打了,沒想到丁毅的兵馬越來越厲害,他心中開始有點慌,但現在已經騎虎難下,這麼多兵馬聚集在這裡,想說撤退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