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爾顯還想再徵集一萬番軍,但需要報丁毅批准,隨時準備替補上去。

阮思青道:“王爺認為打安南沒什麼大問題,最多也就是時間長短之分。”

“這次過來,有幾件事讓你們準備。”

他拿出一個密蠟封好的檔案,上面蓋有鎮北王的印章,然後召集大員文武。

當眾開啟。

丁毅要求,準備抽調工匠和工人,前往安南。

一旦打下安南,大員要調動足夠的人手和物資,前往安南擴建西貢港(後世胡志\明港),這也是安南最大的港口。

同時在附近建造船廠,炮塔,移民。

“一年之內,鎮北王要求大員移十萬百姓過去。”

眾人神色微變,必竟這個要求有點意外,誰也沒想到鎮北王居然準備往安南移民,要知道以前大明朝甚至所有中國皇朝都沒幹過這種事。

但丁毅的命令,大家只會考慮如何做,不會懷疑,該不該做。

“移大員本地,還是從大明內陸移?”巡撫朱向陽問。

“隨便,總之一年內最少要移十萬人過去。”阮思青道。

姚新漢點頭:“可移一部份大員,再移一部份大明。”

“大員的人如何肯去?”有人問。

“重賞,這邊有田十畝者,過去分田一百畝。”

翻十倍的話,或許會有人願意前往。

“西貢港那邊土地肥沃,四周皆是平原和水道,非常適合我們囤田。”阮思青道。

西貢開始屬於柬埔寨王國,起初只是個稱“普利安哥”的小漁村,周圍都是沼澤,高棉人在此居住多個世紀,此地逐漸發展成真臘的港口貿易重鎮。因水網密佈,這一帶被稱為“水真臘”。

1623年chey chettha國王准許越族難民進入普利安哥,躲避越南南北朝時期北鄭朝(後黎朝)、南阮朝的內戰,同時增建房屋供難民居住。

但衰弱的柬埔寨王國無法抵擋逐漸增多的難民潮,漸漸地普利安哥變成越南的一部分;亦開始被稱為西貢。

現在當地大概有二十多萬人,已經比較發達,成為很繁華的港口。

丁毅要求一年內移民十萬,兩年移民二十萬,五年移民五十萬。

然後在當地種植甘蔗,製造白糖,囤田種食,製造戰船,徹底永遠的佔據這個地方。

後世胡志\明市在十九世紀就發展為東南亞重要的港口和米市,距離馬六甲海峽才一千公里。

丁毅的計劃是先佔有西貢,然後再打下對面後世馬來\西亞,就可以佔有馬六甲海峽。

等他的炮廠和船廠造到馬來\西亞,整個東南亞,皆將在他的大炮和戰船下瑟瑟發抖。

眾人都覺的沒什麼問題,必竟現在移民的事,他們乾的很熟悉,也很拿手。

大明朝現在雖然平定了,但天下還有很多災難,很多老百姓失去田地,移民能分田,肯定有人願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