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爾顯是尚可喜副手,也是原東江老兵,此戰做為先鋒,帶一千兵馬三個局第一個踏上江華島。

剛開始跟著丁毅時,許爾顯還有點不服。

一是丁毅年紀輕,又在當年助袁殺了毛。

但尚可喜沒說什麼,他也只能跟著。

接著便參加了丁毅的兵馬整訓,天天佇列訓練。

當時許爾顯被練的都想逃走了。

可尚可喜也在練,而且丁毅每月都實發餉銀,他被任命為千總,每月有十兩銀,這讓他硬著頭皮堅持下來。

幾個月集訓之後,許爾顯覺的果然有點不一樣了,因為他的兵馬明顯比以前更精銳,更有紀律。

接著他便和尚可喜一起參加了伐日的一戰。

伐日一戰,丁毅所部大獲全勝,不但搶佔了日本的銀山,還逼的幕府拿出二十萬兩白銀。

之後尚可喜又帶著他們三人,搶了日本幾十萬白銀和黃金。

許爾顯這才知道,原來打仗還能賺錢的。

從此,他更感受到了丁毅兵馬的可怕和強大之處。

也從這時起,他已經死心踏地決定跟著丁毅幹了。

“許千總,一局集合完畢。”

“二局集合完畢。”

“三局集合完畢。”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時,各局紛紛向他彙報情況。

許爾顯很快回過神來,他展顏一笑:“一局按計劃,抓朝鮮兵,找糧倉。”

“二局,三局守好陣地,等後繼。”

“諾。”諸將應了聲。

許爾顯也不客氣,馬上帶著一局就走。

一局把總是他原來的家丁,自然不敢說什麼。

趙大山這幾年,根據丁毅的要求,不停在來往皮島的朝鮮商人中發展收買情報司成員。

去年就已經探明瞭江華島內部構造。

江華島的留守府,長寧殿,萬寧殿等都在島西,而最大的糧倉就在島南。

他們登陸處距離糧倉不到五里。

此時一局全域性三百多人,一百五銃兵,一百五槍盾兵,六十個炮兵,帶著六門6磅野戰炮,瘋狂往糧倉趕去,他們的炮架和炮是分開抬的。

抬炮四人,炮架兩人,六人跑的汗流滿面,不停的喘氣,每五十米左右換六人抬炮。

這也是丁毅剛換的6磅炮,換成之前的12磅炮,六個人抬著,每走十幾米就要休息,移動能力很差。

剛行進不到一里路,剛過一個坡面,前面道路上出現黑壓壓的一片人頭。

張紳帶著兩百多人,也正從這條道往南邊碼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