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皇太極祭堂誓師,正式出發。

丁毅回到皮島時,已經是十一月中,朝鮮的使者都來了半個月,天天到丁毅家門口等,急的不得了。

丁毅接到朝鮮的告急書,這才想起來,原歷史上,皇太極就大概在這個時間打的朝鮮,因為他們國內又缺糧了。

丁毅叫來使者,安慰他:“你放心,我丁毅說話算話,回去告訴你王,皮島即日發兵。”

使者大喜。

這些年丁毅在遼東遼南與後金連番大戰,戰無不勝,經過丁毅不著痕跡的宣傳,丁毅之名在朝鮮比明朝皇帝崇禎還要響亮。

得到丁毅承諾使者非常振奮,再三感謝丁毅,並表示,明軍所需糧草,由他們供應。

接著又問丁毅準備怎麼打?

丁毅想了想,他是為朝鮮解圍,可不能和清兵拼命。

他剛打了義州,皇太極正想找自己黴頭,自己要避避風頭。

萬一再把皇太極打重了,崇禎可要喘過氣來的。

李自成現在那邊不給力,丁毅指望明朝滅亡,還得靠皇太極。

谷荷

歷史上的農民軍也全靠皇太極,每次被明軍打的半死或要覆沒時,皇太極就入關,立馬又喘過氣。

而丁毅現在的地盤和人口還太少。

只有再好好經營幾年,大員也發展起來,人口破百萬後,差不多可以打團。

“我將用水師把兵馬運至江華島,你讓你王死守漢城,到時我們的兵馬會從後面上岸,襲清兵後營,一舉破之。”

使者記在心上,匆匆回朝鮮。

丁毅等使者離開後,召集諸將議事,商議出兵朝鮮之事。

有人覺的這麼冷的天出兵對東江火器兵不利,特別朝鮮那邊大雪天比較多,丁毅現在大部份還在用魯密銃,怕到時會影響擊發。

但丁毅和諸將解釋,朝鮮必須要救,一定要幫。

不說雙方簽了盟約,就朝鮮每年替東山運來大量的大木,糧米,還有購買東江鳥銃,火藥,鐵炮等,都必須要救。

一旦被清兵攻破,東江會失去所有來自朝鮮的支援。

阮文龍馬上向諸人彙報了下,僅去年和朝鮮的交易,就得到銀兩三十三萬,糧米三十萬石,各種適造大船的大木,五千根。

所以朝鮮是絕不能放棄的。

這樣上下很快達成一致,出兵朝鮮。

雖然決定出兵,但出多少兵馬,打到什麼程度,也是眾人要好好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