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大增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接著丁毅說了重頭戲,也是大夥最關心的增兵和機構調整。
隨著東江鎮人口和地盤的擴大,還有戰略需求,丁毅決定重新調結構,重組部隊。
這次調整也是歷次調整中最大的一次。
東江鎮將成立後勤部,兵備部,商業財務部,教學部,醫學部,宣傳情報部七個部,訓練司不變。
第一句說出來後,場中諸人神色各異。
丁毅不動聲色打量著諸人,有人恐怕已經聯想到朝廷的六部尚書。
這等於是建立小朝庭。
其實丁毅以前也有分各部門,但都是叫司,這次突然叫部,難免有人會想到這方面。
但現場的表現來看,絕大部份人並沒什麼強烈的反應,好像很正常的事一樣。
有人可能覺的不妥,但也沒說什麼。
原後勤司和建設司併為後勤部。
杜如海為部長,鍾鎮奴、陳有富為副部長(因為杜如海主要在登州,鍾鎮奴主要在濟州,所以東江這邊目前有陳有富負責。)
後勤部主要的任務還是囤田,囤結糧草,建設各堡,東江鎮豬、牛、羊等的養殖等等。
兵備部由李忠義任部長,周大虎、李織為副部長,主要是兵器甲衣製作,船的製造,火藥的的囤結,火銃和火炮的研究改進等。
商業財務部由阮文龍為部長,佛朗為副部長,主要是東江鎮各種賣場,酒樓設施的經營,鹽田的管理,鹽業銷售,以及水師海外的貿易,全鎮餉銀統計發放等。
教學部由李氏為部長,洪安書、謝正國為副部長,負責全鎮的學校建設和教學。
醫學部和教學部在一個大院裡,由趙理任部長,張維書,劉承逸為副部長,負責全鎮各處醫館的管理建設,和軍中醫士配備和培養。
丁毅軍中打仗時,都會從他們部裡抽隨行醫士。
宣傳情報部其實是兩個部門,但丁毅為了弱化情報司在大夥心中的注意,專門說成是一個。
部長是姚新漢,主要負責宣傳工作,副部長路超,楊永主要負責情報工作。
當然了,情報和宣傳有時必須聯合在一起,像路超到其他地方發展人手和據點,還要和宣傳部聯合,把災民引流回來。
訓練司不變,高為民為司長,楊小川為副司長,主要負責軍官學習和訓練的雙向培訓。
各部新兵依然由各部自己訓練。
所有兵士升軍官,都要經過訓練司兩到三個月的集訓,畢業後,他們回去也有能力訓練新兵
了。
此時機構重組,第一次由李氏這個女人當部長,現場居然也沒什麼反應。
主要在旅順這幾年,丁毅用女人用的非常多,各商場,浴城,醫館,到處都有女子,大夥好像也習慣了。
加上阮文燕之前也經常出海做生意,所以除了略有點驚訝外,眾人並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接著就是增兵。
東江鎮現有人口四十多萬,其中戰兵4.3萬(包括日本的不包括登州和其他地方的),輔兵2萬。
這次從輔兵中選一萬多徵為戰兵,另從精壯中挑選一萬多為輔兵。
輔兵和東江百姓的區別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