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丁毅和趙大山等人從登州一路往南到松江,阮思青先進貨,購絲織品等,同時賣掉一些日本、朝鮮、濟州的特產。

這次他們帶過來一船濟州柑橘,這是今年新出產的,丁毅從日本回來的時候,經過濟州帶來。

這個時代的柑橘非常稀少,也很搶手,更是很貴。

在日本和朝鮮,只有貴族和王室才有資格吃。

而在大明,除了王室宗室勳貴們,普通官員和富商們也會購買。

但這玩意產量確實少,價錢又貴。

以前松江這邊,都是從福廣兩地進貨,全大明也只有福廣兩地會有對外供應。

可福廣產量也不多啊,主要是供王室和宗室的,每年只有少量上市。

自從濟州有了後,丁毅就往這邊賣,特別後世的江蘇,浙江境內,都是有錢人啊,去年就賣了一萬多兩。

今年運的更多,這次帶了一船,大概有十萬斤。

到了之後就先全部卸在松江,交給徐氏。

徐氏在松江有按丁毅的要求,新建的批發市場,開始時,專門在徐氏賣生絲時,搭給客戶。

比如客戶買一百斤生絲,送兩斤柑橘。

一年功夫,遠近聞名,松江徐氏的柑橘,味甜汁嫩,很受歡迎。

有各地絲商都想隨船進貨,拿回去買。

現在這十萬斤全放在松江,會有徐氏分銷出去。

丁毅去年收濟州朝鮮人是一分一斤,在自己旅順,皮島和登州的店鋪賣是一錢一斤。

賣給各地商人們,是八分一斤,賣自己人比商人還貴,因為賣商人是批發價,量大,搞的阮文龍都說他心黑。

去年柑橘反應很好,連他送往京城後的反應也挺大,京城都有商人來問,還有沒有,丁毅判斷市場需求量巨大,非常巨大。

這時代產量本來就低,種的地方和人也不多,十萬斤柑橘算什麼?

如果價錢低了,一個松江就能全部消耗掉。

所以丁毅直接瘋漲。

今年賣給各地商人們是五錢一斤。

放徐氏這邊是四錢一斤,徐氏分銷出去價不管,但如果賣不掉,回頭他原價收回。

很多人都說瘋了,這是搶錢啊。

誰會花一兩銀子去買兩斤水果。

丁毅說,我的客戶就是松江和江南一帶的富商,還有王室宗室,普通官員你吃不起不用吃。

於是今年到登州的很多商人就不進貨了,覺的太貴,天價,不能接受。

但還有人膽大,敢進貨,賣到京師,江南等地,也有的商人未必是為了賺錢,可能就是送給宗室,官員,用來拉攏關係。

丁毅這十萬斤放在徐氏這裡,走時帶走四萬白銀。

徐氏以五錢到六錢的價格分銷,南京和江蘇浙江都有商人前來,買生絲的時候會帶買,用了一個多月不到就全賣了。

來了松江之後,丁毅自然要找徐氏溫存一番。

徐氏也很盡心,除了溫柔的招待丁毅,還為丁毅招覽準備了一百多個工匠,俱是從浙江各地還有南京尋來的,其中有一半是船匠,而且全拖兒帶口。

徐氏的妹妹嫁給了阮思青,眼下徐家就是和丁毅綁在一輛車上,徐氏做事非常認真。

接著丁毅又繼續往南。

經過福州時,感概萬千。

過了福州之後,丁毅就佈置如何攻取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