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崇禎八年九月,後金連續征戰黑龍江和察哈爾部,人口增加近十萬,得到大量精銳的戰馬和騎兵,終於彌補了在丁毅身上的慘重損失。

後金統一漠南蒙古後,在漠南以外的蒙古地區還有兩支較強的力量,即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後金征服和統治漠南蒙古,對他們不能不產生影響。鑑於後金強大的實力和察哈爾林丹汗抗金失敗的教訓,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蒙古採取了與後金遣使修好的政策。

就在後金埋頭打野,拼命發展的時候,丁毅和大明朝也沒有閒著。

大明朝沒閒著是因為閒不起來。

崇禎八年一月,張獻忠和高迎祥分率數萬兵力由河南東進。十五日,張獻忠率部乘霧圍攻明中都鳳陽,大破明軍。

張獻忠接著焚燬皇陵樓殿,一把火燒了三十萬棵松樹和大明皇陵,讓兵馬在鳳陽搶了三天後,逃向廬州。

崇禎皇帝得到訊息,穿著孝服在太廟大哭,據說就因為這件事,與農民軍誓不兩立。

九年後,李自城打到北京,開口向崇禎要一百萬兩銀子,然後退一步要二十萬兩,再讓崇禎給陝西和山西兩省之地,他將主動率兵退出京城,並集結所有農民軍助吳三桂打清兵。

崇禎這二貨想到九年前張獻忠燒皇陵的事,還有自己親口說的要與農民軍誓不兩立,居然一口拒絕了。

於是在進入崇禎八年後,後金到處打野發展經濟,大明野區被人到處騷擾一片混亂。

丁毅穩當當的在金州和復州境內新建兩個大堡。

北溝城和白雲山城。

北溝城周長達六千米,白雲山城周長達四千米左右,每城設兩門,城牆高9米。

前者駐軍三千加七千百姓,後者駐軍三千,加三千百姓,設計有各種炮一百門,城內囤田一千畝和五百畝。

到崇禎八年八月,一年時間,第一個城建好了,第二城也在建,此時丁毅因為一直以來的引流,連續把災民引往東江和登州,登州不算,東江皮島加旅順,金復州等地人口也達到了四十萬。

崇禎八年四月,鄭芝龍聯合大明廣東水師,終於圍住劉香,一場大戰之後,劉香被殺,部下全投了鄭芝龍,至此,鄭芝龍吞併了劉香的資產和兵馬,在整個東南沿海再無對手,白虎旗所至莫敢不從,每艘船不問大小,交銀三千兩,每年收錢收到手軟。

臺灣的荷蘭人一看,也只能預設了鄭芝龍的強大。

此時鄭芝龍總計有船兩千多艘,部下六萬眾,絕對的海上巨無霸。

因為荷蘭和鄭芝龍談妥,加上沒有海盜,很多大明商船開始往臺灣去。

在鄭芝龍沒有打掉劉香前,每年大明船隻去臺灣的,除了丁毅,不到十艘,以前就丁毅的船跑的最多。

在鄭芝龍打掉劉香之後,每個月去臺灣的船都越過十艘,歷史上到1636年後,每個月去臺灣的船達到三四十艘。

這麼多船過去,不但讓鄭芝龍收錢收到手軟,更讓丁毅利益受到損失。

因為荷蘭人,不一定要和丁毅做生意了,他們可以賣更高價給其他大明商人,甚至日本來的商人。

阮思青這時也早回到了旅順,學會了荷蘭話,能簡單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