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問,去金州的路不是有好幾條嗎?

有人答,騎兵不好走啊,都是山地,很容易守的,若明人有人守著,必須要用步兵攻奪。就算沒人守,翻山越嶺過去,最後還是要走白雲山下的大道。

降將中,孔有德耿仲明對金復兩州的地形很瞭解,後金佔了多年,也沒他們清楚。

復州邊上有復州河,一直連到北溝附近,北溝是個要點,這也是丁毅為什麼在這裡築城的原因,更是皇太極必須要在丁毅選擇的地方和他硬打的原因。

過了北溝才有三條路往復州,不過北溝,大量的兵馬很難走山路小道,火炮更無法過去。

北溝以東全是山,騎兵也要繞很遠,然後最好的走路,就在白雲山附近。

從白雲山衝下去,一路平坦,下面全是金州最好的良田,十幾萬畝連片到復州。

丁毅下一個城,就準備築在白雲山下,這樣兩個城一築,他的二十萬多畝田就萬無一失了。

所以孔有德最後道:“我要沒猜錯,丁毅把北溝後面的城建好,下一個肯定要建在白雲山下。”

“到時,咱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眼睜睜看著他在復州和金州境內囤田。”

當然了,還有很多山間小路,後金的步兵都能進去,但對上普通明軍沒問題。

可你只用步兵,不帶騎兵和火炮,怎麼和丁毅這種人打?

“這丁毅如此難纏,又這麼下作,北溝那裡,定不能讓他築城,一定要打破他。”阿濟格大聲嚷嚷著。

“這也是我必須要來的原因。”皇太極當然知道,這就當年的大淩河一樣,甚至比大淩河堡還要嚴重。

關鍵這次又讓丁毅搶了先,丁老鼠已經在北溝挖坑了。

如果皇太極兵馬先到,那形勢又不一樣。

可這次如果不打敗丁毅,等丁毅的城築起來,皇太極下次先到也沒有什麼用。

皇太極原本以為丁毅會守在復州城裡不出來,沒想到這次敢出來和他野戰。

還讓丁毅搶先佔了北溝。

“就這麼定了,阿巴泰你前往白雲山小心點,若是有明軍守著,攻不過去,也不要勉強,不能損失大量的兵馬。”皇太極叮囑阿巴泰。

阿巴泰當時是點頭應了,也不知他心裡怎麼想的。

“丁毅已經佔了北溝,咱們要加快速度,不能給他時間挖坑。”皇太極最後一句話說出來,現場的後金權貴紛紛破口大罵,你要能給丁老鼠一點時間,他能把大明挖穿了信不信?

趕緊加速,後金兵快馬加鞭往北溝趕。

9月4日,肖永秋部,何良武部,兩營六千兵馬,在鐵山集合。

得知皇太極來攻旅順,丁毅也來一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派肖永秋和何良武攻鎮江。

上次他們打過一次鎮江,然後又還給了後金,上次打鎮江是為了見孔有德,這次是為了報復皇太極打復州。

而且丁毅要好好的教訓皇太極,讓他知道,不是隻有後金兵,能主動攻打別人,我旅順軍也可以。

此時肖永秋和何良武六千兵馬,按每營三司,每司三局,每局6門炮算,共計帶了108門6磅磅野戰炮。

同時帶出去12磅野戰炮10門,大馬車120輛,騾馬300匹,又動員皮島四千囤兵當輜重兵參戰,因為丁毅知道這邊沒什麼危險,打的會很輕鬆,正好讓囤兵去戰場見見。

按丁毅要求,肖永秋和何良武部,要打下鎮江,湯站,險山堡,鳳凰城,旋城,岫巖,等數個後金堡城。

這些堡城以前全是明軍的,現在被後金佔著。

丁毅學後金,打破各堡,掠奪人口和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