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運氣不錯,正好撞到姜晉昕,一通火炮剛打,姜就跑了,趙延虎一看,也跑了,這才救了張經一命。

這仗打勝之後,丁毅就等著朝鮮人過來談判了。

他兵馬還是駐在新嶺山下,每天把柳琳和徐元叫過來一起吃飯聊天。

徐元受一點傷,好在傷不重,但對丁毅很不滿,可丁毅叫隨軍醫士看他的傷,又好生禮遇等著,他也不好發火。

一來二去,兩將和丁毅還混熟了。

兩人都不服氣,一直說丁毅的炮厲害,火銃厲害。

丁毅就說,我就是想和你們朝鮮合作,一起打後金的,我的炮和火銃,都能賣啊,是你們國主,偏要與我開戰。

柳琳大怒,你來談生意,為何要佔我江華島?

丁毅道,我不佔江華島,你們國主會和我談?

柳徐二人無語。

就麼等了幾天,一直到4月16日上午,朝鮮特使李弦胄來到丁毅大營。

來之前,朝鮮文武百官和國王李倧都想著,一定會和當年與後金一樣,簽定更加屈辱的歷史盟約。

不料丁毅的條件一開,朝鮮特使李弦胄很意外,就是最後幾條不滿意。

他回到漢城把條件給王和諸臣一看,前面的條件還是很上路。

丁毅說,以後咱們東江鎮,當和朝鮮王國情如兄弟,共同進退,一起抗擊後金的侵略。

只要後金來打朝鮮,東江鎮必派兵支援,而後金打東江,不用朝鮮支援。(僅這條,就讓朝鮮國王和諸臣十分認同。)

另,東江鎮每年送硝石硫磺各五千斤。

東江鎮每年以低價賣火炮和火銃給朝鮮。

東江和朝鮮加強通商,高價收你們的人參毛皮和糧食,或用甲衣兵器來換。

明軍得到朝鮮的火炮什麼各種物資全還給他們。

李倧等人看到這裡都不相信,你丁毅拼命打這一仗就是為了幫我朝鮮來的?

所以後面這條件就有點不好了。

朝鮮每年支援東江二十萬石糧,另外可以用糧來換火銃和炮。

朝鮮每年組織送三千根直徑六十公分以上,適合造船的大樹到東江。

此戰朝鮮降兵共計三萬三千四百人,按每人十兩,軍官另算的價錢,一次支付共計五十萬兩。

前面這些總體來說,都在朝鮮人意料之中。

明將丁毅貪婪,過來打他們就是為了要糧和要錢。

可最後一條引起群臣共憤。

丁毅要朝鮮交出江華島,讓明軍駐軍用,以後後金來打,他們出兵也快點。

丁毅又說,這戰咱們也損失好多人馬,撫卹費用就不向你們要了,江華島的糧,俺就不客氣拿走了。

丁毅這波談判並沒有和當初日本那樣談很久,因為他的大部份條件都是朝鮮人能接受的。

朝鮮人眼下缺什麼?一是缺火藥,少硝石和硫磺,以前明國一年才給三千斤,這次丁毅一年給五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