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丁毅的方式是逐步蠶食,慢慢用自己培養的人,替換原來的官員和小吏。
等大部份人被替換掉,他自然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來做事。
於是他聽完之後,沉默了一會,看向眾人。
現場有劉元,杜如海,嚴雄,周有根,方多臺,楊端,宋祥等人。
王衛忠因為要出兵,今天不在,正在準備兵馬器具和糧草等事。
“我要成立”丁毅緩緩道:“登州辦事處。”
眾人寧神細聽,也不敢出聲。
丁毅之前也成立過,當時路超在,小範圍的知道,做的事也少。
但現在不同,他要逐步控制登州全境。
“杜如海為辦事處管事,全權處理辦事處民政,農事等事宜。”
辦事處下設民事科,,教育科、匠作科(這邊也是不造只修)安置科(主要負責流民安置),礦產科,醫學科,稅務科等。
劉元臉色凝重,這些科大部份功能在登州府內都有,丁毅顯然要單幹了。
丁毅這時看向他:“後面這幾年,你逐步把我們各科的人,替換掉原來登州府的吏員。”
官員不好隨便換,但吏相當於聘用人員,隨時可以換,丁毅打算把自己人,一步步換掉所有的吏員,包括捕快,衙吏等。
“明白。”劉元深深的點頭。
“成立32營。”
嚴雄為營正,楊端為副,從金山左所和海陽所等千戶所囤兵抽三千人,全部轉為戰兵,配置同旅順步兵營。
另從流民中選三千精壯,替換到原來各千戶所囤田,或不夠三千,就以後慢慢補。
因為這次王衛忠出去打仗,丁毅讓嚴雄組建一營兵馬守登州。
他們幾個千戶所有八千囤兵,農閒時都在訓練,一年多下來,現在隨便組織起來,就是一支戰兵。
這樣的話,丁毅又要多給三千戰兵發餉,支出多了點。
但這是杜如海能承受的範圍。
前面說過,這幾年他手上已經囤積了有四十多萬兩銀(包括丁毅當年抄大戶的沒用完的錢都在他手上)。
雖然這邊的鹽利還是算在旅順收入和支出中,所以沒在此列。
但這邊的收入有囤田和礦產,還有登州城的商業行為。
因為丁毅當初佔了登州城很多商鋪。
現在登州城人口緩緩恢復,這也為他們帶來一筆收入。
按杜如海估計,他們自己的田,今年秋收後,若沒天災影響,當有40萬石糧左右。
除開分田的和囤田流民自己應得,應該還有15萬石餘下,相當於稅收為15萬石,證明這邊的稅比濟州輕多了。
引流災民和自己用掉,大概要10萬,估計最後可以存五萬石。
當然,按丁毅的規定,流民呆在登州時間越長,上繳的糧越少,後面丁毅收的會越來越少。
最終定格在每畝兩成稅,相當於濟州島一半。
那樣收上的糧,也就足夠他們自己用,估計不會有的存。
所以除了讓流民囤田外,自己也要囤,即從流民中挑選精壯,做為囤軍,邊囤田邊訓練,將來田種好了,轉為戰軍,而他們自己的田,則從流民中找佃戶繼續種,這樣收成就能大於兩成,至少可以拿到四成,甚至五成。
按丁毅的說法就是,前期人少,先把用分田把流民穩在當地,後期人口有多,就不給田,只找佃戶,從而保證自己的用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