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求月票,求推薦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中飯過後,陳濟民甩開幾個婆娘,回到自己房間裡。
約等了片刻,外面有人敲門:“百戶大人。”
“進來吧。”陳濟民淡淡的道。
有人推開門,原來是一個走路一拐一拐的中年男子,端著茶杯,茶水。
他進門時左右看了看,然後一拐一拐走來,先把茶水放在桌上。
轉身便關上房門。
關門的那刻,他的腿突然就不拐了。
“丁毅在幹什麼?”這人厲聲問。
“他在分田。”陳濟民把丁毅分田的規矩說了一遍。
最後道:“五年之後,這些軍戶每人有五畝田,只要上交兩成,這肯定是拉攏人心,為他賣命。”
“朝廷核兵兩百多,他練兵一千多,簡直混帳。”這人又驚又怒,又是忌憚。
朝廷沒有任命海陽所千戶,就是不想海陽所有太多軍戶。
“他對外說是囤田的百姓,這也沒辦法啊。”陳濟民無奈道。
“練兵聲音天天這麼大,還叫百姓?”這人當然不信,他想了想,又問:“他發餉嗎?”
聽說旅順的兵,丁毅是發餉的。
“好像不發。”陳濟民搖頭:“只分田。”
“不發餉?”這人笑了:“若收成不好,收不到糧怎麼辦?這些人還不要鬧?”
“丁毅包吃。”陳濟民道:“丁毅說過,若收成不好,收不到糧,所有人的口糧,他全包了。”
“孃的,這傢伙想造反嗎?”這人倒吸口冷氣。
丁毅這樣等於私自養兵了,放在那朝那代,都是死罪。
但眼下他們卻沒有把柄,登萊大亂後,朝廷都要求當地,引流災民,過來囤田,恢復生產。
朝廷要問起來,丁毅也很好解釋,我這是百姓,在囤田。
至於訓練,是因為登萊境內還有匪亂,可以自保。
這人沉默了片刻,突然看向陳濟民,緩緩道:“若朝廷有人下來查探,你願不願站出來,指證丁毅。”
當,陳濟民正喝茶呢,噹的一聲,茶杯就掉到桌上。
他嘴角微抽,尷尬笑笑:“肖百戶你別開玩笑了,指證丁毅何罪?”
“你是朝廷指令的百戶,他把你架空,讓你天天打打麻將釣釣魚,已經是居心叵測,無目王法,又私練兵馬,分田收買人心,這田,是大明朝廷的田,難道是他丁毅私人的田”
陳濟民面無表情想了想,突然道:“肖百戶,大明朝挺小的,算了吧。”
“什麼?”肖百戶不知他說這話幾個意思。
陳濟民深深嘆了口氣。
他剛來海陽一個月時,身邊還帶了兩總旗老兄弟。
一到這邊就被架空,他是很不服,然後他寫了個向上彙報的條子,讓兩兄弟,一個報嵩衛指揮使,一個報京城錦衣衛。
大嵩衛指揮使賀錚在孔有德兵亂時,逃到青州,躲過一劫,後期官兵反擊圍困孔有德時,他又回到衛所,戰後無功也無過。
但戰後他手上也沒兵沒人。
孔有德大亂前大嵩衛設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共17員,指揮鎮撫武略將軍一員,千戶10員,百戶20員,並設立海陽、大山兩所,都由千戶充任。
每所設人員一千三百多人,實際上兩所加起來,連一千人都沒有。
賀錚回到大嵩所時,身邊就十幾個親信手下。
然後是楊端帶了兩百多旅順兵來海陽所重建,這時楊端的部下比他這指揮使還多。
楊端朝例拜見了他,還送了一千兩銀子給賀錚,又和賀錚說了幾句,大意就是丁總兵向他問好之類。
所以賀錚接到這信後,仔細考慮了好久,在第二天就轉交給了登萊巡撫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