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一船兵馬絡繹不絕,先是槍盾兵,然後是一輛輛的大車被抬下船。

槍兵們的盾牌,都在車裡統一放著。

他們的揹包,有換洗衣服和被子等物資,僅這些揹包和物資,是最近幾個月旅順動員上萬婦人趕工製作出來的。

此次丁毅出軍七千多步兵,兩千多水師,一千騎兵,其中步兵有三千銃兵,四千槍盾兵。

銃兵人人帶甲,共帶三千鐵甲,六千杆魯密銃,人手兩枝。

槍盾走完後,大車全被抬下,差不多有七十輛大車。

接著是銃兵下船,又是一隊隊銃兵整齊的走下來。

除了水師沒有下船,七千多步兵花了近一個多時辰才走完,中間還搬運了大量的車,和物資,包括帳逢等,火藥,彈藥等物。

接著下船的是12磅野戰炮,這次帶了七十門,將由七十輛大車攜帶。

這些炮一門門被抬下時,松蒲和田川都驚呆了,兩張老臉無比的震憾,估計在日本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和精緻的火炮。

然後又是騎兵和馬。

丁毅兵馬連裝備用近三個小時才卸完,所有人在現場情不自禁看了三小時。

其間其他日本人都在觀摩丁毅的兵馬。

松蒲和田川一邊看,一邊與丁毅聊天。

“丁君在明國,有多少這樣的兵馬?”松蒲沉聲問。

“不多,也就三萬出頭。”丁毅淡淡道。

松蒲與田川暗暗倒吸口冷氣。

日本這裡,一個蕃主,或大名部下有上千人就算厲害的,有的才幾百人。

萬人以上的戰役,就算比較大的戰役。

明國果然地大物博,上邦之國,兩人心中震憾,又問:“明國諸將的兵馬,都是這般精銳?”

“我看鄭芝龍部下,好像沒有如此的整齊?”他看鄭芝龍部下,都和混混土匪似的,那有這麼強的紀律。

趙大山聞言,哈哈笑道:“明朝上下,皆是廢物,只有咱們大人的兵馬,才是精銳。”

現場日本人驚憾,松蒲與田川更沒想到趙大山能說這種話。

丁毅不滿的瞪了眼趙大山,趙大山好像知道自己說錯了,尷尬笑笑,趕緊後退兩步,不敢哼聲。

松蒲與田川深以為然,同樣是明朝的將軍,鄭芝龍的部下就和日本的武士差不多,沒什麼紀律。

兩人齊齊對視一眼,都感覺當年做了最正確的決定。

丁毅的兵馬比鄭芝龍還強,又是自己女婿,這下在日本,他終於可以大展雄風了。

當晚,松蒲在附近設宴款待明國援軍。

宴後,丁毅帶阮思青,趙大山,與松蒲,田川等人密議。

雙方雖然是翁婿,但兩國交戰之際,有些話還是先擺在檯面上說出來比較好。

當晚八點,眾人坐在房間,大夥都沒說話,在思索著各自的想法。

丁毅微閉雙眼,腦海裡也在想著事情。

這次之所以要出兵日本,一是為了自己的財路,二是因為這邊有松蒲在,他只能算半個客軍,所有糧草,有松蒲提供,這才是他敢來日本的底氣。

如果沒有松蒲支援,你讓他兩萬兵馬過來也不行,糧草首先就是問題,日本只要堅壁清野,他堅持不了多久,就算能搶到糧草,火藥炮彈也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