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皇太極滿血復活(第1/2頁)
章節報錯
整個登州兵亂結束後,丁毅得到降兵兩萬多,糧田二十多萬畝,銀兩七十多萬,黃金十幾萬,又代掌東江事,不但一下暴富,還幾乎掌握登萊兩州。
可謂是最大的贏家。
三月初,丁毅先回旅順。
各司各局紛紛來迎,因為大夥已經知道丁毅升副將,管東江事了。
從此以後,整個東江將在丁毅的掌控下。
這意味丁毅有了更大的地盤,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資源。
大夥想想當初從徐大堡,幾百人如喪家之犬般落荒而逃,明面上說是撤退,其實大家都知道是逃,生怕後金再來攻。
如今三年多過去了,在丁大人的領導下,儼然成為整個大明最強的一個鎮。
回去後的第一件事,丁毅不再是開會。
而是召集全軍,對這次對外作戰,有功的軍士進行升賞,戰死戰傷的進行撫卹。
這兩件事,都得高調的做,並讓宣傳司加大宣傳力度。
這要讓所旅順上下都知道,打仗一定要拼命,有功就會有升賞,那怕戰死受傷,家人也能得到照顧。
尤其旅順軍每次出戰,死傷都是較少,那像其他明軍,動不動全軍覆沒。
這讓全軍上下,都覺的必須要好好打仗,立下大功才行。
整個三月丁毅都很忙,先看了復州城的修復,他遠征的半年,後金並沒有過來騷擾,因為後金也在趕著修蓋州,雙方很有默契的互不侵犯。
而且皇太極和原歷史上一樣,會同蒙古各部去打林丹汗。
原歷史上,皇太極於去年的3月決定打察哈爾部。
但在這次歷史上,因為金州之戰的慘敗,皇太極為了恢復元氣,延後了半年。
大概是在丁毅出兵登州時,皇太極也出兵察哈爾部。
在開打之前,如歷史上一樣,先召集蒙古各部,得到了蒙古各部的響應,喀喇沁、東土默特、喀喇車裡克部(後併入翁牛特)、伊蘇忒部、敖漢、奈曼、巴林、扎魯特、阿魯科爾沁、嫩科爾沁等部先後與後金會師。
大軍集結完畢,皇太極向蒙古各部重申了軍紀,又列舉林丹汗種種欺凌各部行徑,以激發蒙古各部同仇敵愾之心。
八月,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哈喇慎)、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臺吉會於西拉木倫河岸,總兵力約10萬。
九月下旬進駐歸化城,得知林丹汗已渡黃河而去。遂停止追擊,經宣府、張家口返回。途中收攏了林丹汗所遺部眾數萬人。
皇太極回到盛京已經年底寒冬,立馬休生養息,吸收實力。
這次征服和統一漠南蒙古後,後金的實力再次得到提升,新增蒙古人口六萬,其中可控弦之士一萬二千。
金州之戰被丁毅慘敗的損失,瞬間滿血恢復。
又因為他統一漠南蒙古,其餘的兩部即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蒙古準噶爾部,鑑於後金強大的實力和察哈爾林丹汗抗金失敗的教訓,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蒙古決定採取了與後金遣使修好的政策。
這樣一來,整個後金的西面側翼已經沒有了敵人,皇太極完全可以空出來手,全力對付明朝和丁毅。
進入1633年,丁毅還在山東時,後金內部曾經提議再徵旅順,收回復州。
此時距離上次金州慘敗已經一年有餘,後金的大炮更多了,兵馬也更盛了,元氣也恢復了。
但馬上有人說,復州的明軍挖了一年了,以丁老鼠那尿性,估計復州地皮都給他挖了三層,強攻的話,得不償失,咱們好不容易打贏了林丹汗,得到許多好處,回了點血,可不能再折給丁老鼠手上。
皇太極思前想後,覺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