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升賞主要是旅順內部進行,在上報朝庭時,丁毅則輕描淡寫。

8月初,後金有一萬大軍來犯,旅順上下同仇敵愷,誓死奮戰,打死打傷蒙古和漢軍數百人,旅順傷亡上千,得漢軍首及三十個。

報到兵部後,兵部尚書染廷棟非常尷尬,這不就是殺良冒功嗎?

上萬人過來,你一個後金軍都沒打死?以前丁毅你不是這樣的啊?你是大明最能打的啊?

他收了丁毅的銀子,挺想幫丁毅說話的,但眼下,真沒辦法說慌。

朝庭要驗首及,沒有後金首及,你怎麼辦?

只好如實稟告崇禎。

但他真的是拿錢辦事的好人。

他彙報說,後金幾千蒙漢軍去金州附近,與到丁毅的兵馬,有個小小的衝突,雙方各死傷幾百人。

這樣即沒擴大丁毅的功勞,也沒顯的丁毅不能打。

崇禎聽後,覺的怎麼沒砍到後金韃子的首及?心裡很不爽,但還是勉勵了一番丁毅,著朝庭驗首及後按規定賞,也沒升丁毅的官,只是升了幾個旅順的中層軍官,包括阮思青也終於升把總了。

估計崇禎心裡,也怕丁毅在殺良冒功。

丁毅不按實報功,一是他真的沒殺到多少後金兵,也不願意報上。

二是他不想過早顯的自己實力很強。

讓崇禎知道你丁毅都能野戰上萬後金軍了,那還不趕緊去寧遠錦州?

那他還怎麼苟?

眼下這情況,你說崇禎要突然調他去寧遠錦州,他走還是不走?

走的話就失去根基,一切化為烏有,旅順的所有,成為別人的東西。

不走的話,等於抗旨,馬上就變成第二個毛文龍,搞不好明庭都要派兵來打他。

所以丁毅眼下只能苟,苟在旅順拼命發展。

8月10,丁毅又召集大夥開會。

前世他很討厭開會,單位和學校都是動不動開會,有時一天要開幾個會。

所以到了大明朝後,他儘量少開會。

平時他與諸將在一起,能單獨說的,都會單獨說掉。

但有很多事,還是免不了要開會解決。

尤其是戰後開會,這是旅順營的傳統。

打過一仗後,丁毅就會召集諸將,甚至百戶,把總以上的中層軍官一起來。(以前兵少的時候,叫過總旗,小旗。)

大夥坐在一起,討論此戰的得失,有什麼要改進的。

1營和3營這次對戰的是漢軍,而且出乎意外,漢軍比蒙軍打的還好。

毛信率先道:“漢軍的打法,有點克咱們。”

“他們用馬來擋銃,還有人知道趴下,如果將來後金軍都學會,在我們打銃的時候趴下,那效果,就要大大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