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銅礦很偏宜(第1/2頁)
章節報錯
眼下鄭芝龍在平戶是個金字招牌,不但是在平戶,在整個日本也是。
前面說過,日本有朱印船,朱印船就是指擁有“異國渡海朱印狀”,被許可前往安南、暹羅、呂宋、柬埔寨,包括明朝等東南亞國家進行貿易活動的船隻。
平均每年 11 艘左右。船主主要是西南大名、幕府官員、內外豪商。
小的能裝12萬斤,大的能裝80萬斤。
松平海野在銀山賺的錢,就是為幕府提供這樣的資金。
幕府用資金購買大船,裝滿了日本的刀劍,工藝品,銅,鐵,銀子等,到其他國家換來生絲,棉織物,象牙,藥材,白糖等等。
而眼下,所有國家的船去東南亞,都要得到鄭芝龍的關照,不然的話,隨時都要被海盜打沉。
日本幕府等重要豪商,大名的船都不要交錢,而換來的是鄭芝龍在平戶的優待,以及他兒子在這裡的成長。
所以鄭芝龍眼下真是金字招牌,松平海野一聽此人是鄭芝龍的兄弟,立馬另眼相看。
而且他知道,如今鄭芝龍也在平戶,自然沒有人敢假冒。
是真是假,到時候自會知道。
雙方很快找了個地方商談起來。
丁毅一上來就說沒錢。
松平海野也不急,朱印船出去,很多也是以物易物,只要價錢談好就行。
“我有生絲,絲織品,用來換銅,鐵,硫磺,燧石,硝。”
“銅要多,硫磺,燧石,硝其次,鐵最少,你們要肯出銀子,也行。”
丁毅很快把自己和條件說出來。
和日本人做生意,簡單直接點好,不能浪費時間。
松平海里馬上沉思起來。
這些東西里,最不值錢的是硫磺和燧石,還有硝。
因為這些東西幾萬斤還值不了多少錢,而且一般不用來打仗的話,幾萬斤放在明國一個城府,能賣好幾個月甚至一年。
而且這些東西在日本產量都挺多的。
日本多火山,盛產這些物資,價格也偏宜。
鐵的話,明國也有,產量也不低。
丁毅主要要的,也是銅。
他以為丁毅也是要拿銅來做私錢。
但他才不管丁毅幹什麼,只管自己能賺多少。
他沉默了片刻後,緩緩開口:“丁先生應該知道,眼下產絲季節,明國好多商人都運來生絲,碼頭上堆積如山,每天都是一個價。”
“如果真要以絲論價,每一百斤,我出三百兩。”
“絲織品每一百斤,我出三百五十兩。”
憑良心說,松平海野這價錢比一般日本商人出的稍高一點,丁毅大概有五倍的利潤。
但和巔峰期十倍,二十倍的利潤比起來,肯定不盡如意。
而且丁毅這些貨物少,是主要賺錢的方向,其他貨物,賺不了這麼多錢。
丁毅馬上問起他的銅礦多少一斤,一共有多少斤。
松平海野這次運了兩船銅礦,每船十萬斤,共二十萬斤。
賣與周遠海為每百斤1兩銀子,一千斤10兩,二十萬斤就是2000兩。
周遠海回去後,一般每百斤提煉5060斤銅。
每斤銅加上其他偏宜的金屬,可制200文。
100斤銅礦能制100001200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