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則道:“日本人重信,咱們一次不守信,怕以後斷了這條路。”

周遠海想了想:“不能怪咱們不守信,日本人這樣賣東西,不講規矩啊。”

這邊的鐵和硫磺是比大明偏宜一點,但他運回去要成本,回大明賣,幾乎沒有利潤。

以前佐摩銀山搭配銅賣,他買銅回去鑄銅幣,有十倍以上的利潤。

所以搭點鐵和硫磺就算了,只要不虧本就行。

但佐摩銀山這兩年銅的產量也少了,因日本人也在鑄銅幣,然後賣到大明去。

前面我們就說過,國內到乾隆年間還在用日本人鑄的銅幣。

周遠海要是買銅幣回去,利潤只在兩倍左右。

所以他還是要買銅料。

但松平海野降低了供量,他就不願意搭鐵和硫磺。

他仔細想了想:“日本又不是隻有他一家賣銅的,咱們再找找看,不行就算了,咱們每年幫他們找大久保長安的兒子,都花費不少,這點錢也和我們計較。”

周遠海考慮後決定,失信就失信,以後不和松平海野做生意了。

利潤太少,他還跑日本幹嘛?

不如跑東江皮島賣糧呢。

要是丁毅能聽到他心聲,馬上要說,好好好,趕緊來東江賣糧,俺們歡迎你。

三人也沒心情吃東西,很快就回客戶。

就在這時丁毅那桌的人,一分為二,沈世魁和阮思青跑了出去,追趕松平海野,丁毅則帶人起身攔住周遠海。

“這位老闆也是來自明國啊。”

“恩。你們那邊的?我們是廣州的。”周遠海警惕的道。

“哈哈哈,坐坐坐,剛才聽到你們說話了,小弟是遼東關寧軍都司吳三桂。”丁毅道。

呃,遼東關寧軍?周遠海一聽,有點不敢相信,遼東人跑這來了?不過好像也有可能。

他打量了丁毅一行。

只見眾人雖然沒有穿甲,但個個確實有點像軍人。

軍人的氣勢,上過戰場,殺過人,是與眾不同的。

“吳都司好年輕。”周遠海抱拳,坐了下來,雙方距離遠,他也不怕,淡定的道:“不知有何事?”

“周老闆,咱們遼東軍在關外抵抗韃子,需要精良的裝備和武器。”

“剛剛聽你和日本人談生意,不要鐵和硫磺。”

“所以我在想,咱們是不是可以合夥,我要鐵和硫磺,你要銅,這樣豈不是大家都好?”

“妙啊。”邊上有周遠海的人拍桌子,大喜。

周遠海卻是不動聲色白了同伴一眼,然後緩緩道:“吳都司為國奮戰,咱們老百姓甚是佩服。”

“但是這日本的鐵和硫磺啊,也不偏宜吶。”

“和國內差不了多少,算上運費,你何必舍近而求遠?大明朝國內,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