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和原本歷史上沒什麼區別。

皇太極11月15日到通州,16日袁崇煥至北京左安門,後金軍先鋒也抵北京城下,20日雙方在德勝門激戰,互有傷亡。

12月1日,後金軍在京師中與明軍大戰兩場都沒得到好處,退向良鄉。

就在這時,崇禎下旨讓袁崇煥進京。

其實袁崇煥11月24日見過一次崇禎,那次是穿的便服。

這次他來不及換衣服,全副盔甲進皇宮的。

一進宮就被錦衣衛抓了起來。

此時京城到處都是在傳言,說袁通敵賣國,引後金軍入京,百姓紛紛要求處死袁崇煥。

而遼東軍一聽主帥被捕,祖大壽二話不說,帶著兵馬連夜就跑了。

崇禎連忙叫滿桂入衛京師。

正在良鄉、固安大搶特搶,搶了好多銀糧物資的後金軍聽說袁被抓,遼東軍也走了,立馬殺了個回馬槍。

他們先在盧溝橋全殲申甫的七千京營,接著又在永定門把滿桂的五千大軍打的全軍覆沒,滿桂也被當場陣斬。

其餘的邊軍,包括黑雲龍,麻登雲全被打敗,並投降後金,共計四萬明軍精銳全部被滅,死傷不計其數。

八旗諸將這時都吵著要攻京城,皇太極笑著說了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城裡面那白痴皇帝,我要滅他易如反掌,但大明疆域有點大,不是一兩天能攻下的,打下京城容易,守住有點難。,不若我們多練練兵,等待將來一統天下。

然後寫了給崇禎的信,射入京城,帶著兵馬揚長而去。

而且他們走的時候,又中了個大獎。

阿巴泰和濟爾哈朗等人,率兵三千往通州方向,打下了張家灣。

張家灣是明朝的漕倉,裡面存有鉅額漕糧。後金這一次得手,極大的緩解了他們的糧食危機。

接著後金兵連下遵化,永平,灤州。

一月初九攻下灤州。然後分兵自撫寧向山海,離關三十里列三營。山海北路副總兵官惟賢與參將陳維翰設兩營拒敵。後惟賢奉馬世龍命,率陳維翰及遊擊張奇化等往襲遵化。城中兵出擊,惟賢軍先鋒死戰,後隊乘勢進攻,城上矢石如雨。惟賢、張奇化皆戰死,士卒死傷三百餘人。

一月二十日,後金軍攻馬蘭城。

其間明軍大部份時間與後金對恃,一直到五月初四,孫承宗督師,收復京東四城,後金軍看搶不到什麼東西了,這才東歸。

至此,後金第一次入關,總算結束。

正如丁毅所料,後金入關,朝庭並沒有召旅順的兵馬勤王。

十一月六日,丁毅他們大破金州,但沒有立刻報功。

因為丁毅覺的,要是報功了,搞不好朝庭會召他們去勤王,大夥當然都不想去。

果然,袁崇煥選擇召了皮島劉興祚部,沒召旅順的。

毛永義和陳有時,頓時對丁毅更加刮目相看,只覺的他每次預判都挺準的。

十一月底,劉興祚部進京勤王,被安排在永平駐守。

一月初三,劉興祚率騎兵百餘騎在兩灰口巡視,正好遇到數千後金兵。

這些後金兵都是皇太極派來專門找他的。

劉興祚不知怎麼想的,居然直接上去和後金兵幹,但對方人多勢眾,結果自然全軍覆沒,自己也被陣斬。

本來對大明朝來說,劉興祚死的影響還不如一個滿桂和趙率教這樣的總兵級。

但丁毅得到訊息後,卻是臉色微變,因為他知道,馬上皮島可能要紛離崩潰,引起動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