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滿載而回(第1/2頁)
章節報錯
丁毅和鄭芝龍結為兄弟,這交情就不一樣了。
當下丁毅提出要買船。
鄭芝龍也不好拒絕,而且丁毅是為大義,要戰韃子。
兩人在鄭府密談了好久,終於達成幾項協議。
丁毅從東江收購毛皮,珍珠,人參等貨物,派船送到福州巷,鄭芝龍派人接貨,給丁毅的船裝硝石,鐵料,精鋼,硫磺,火藥等軍用物資返航。
大家都不用銀兩交易,以貨易貨,當然價錢都基本相當,總體來說,丁毅略虧。
而且他要送貨上門到福州。
這生意對鄭芝龍來說挺好的,他以前要從別的客商手上收購,或者派船到朝鮮收購,路途遠,來回一趟時間長。
現在丁毅送貨上門,省了他很多時間,而且價錢不高。
他在福州泉州這邊收購硝石等物很簡單,舉手之勞就能賺到以前辛苦跑一趟的錢。
最讓鄭芝龍願意這麼幹的原因,就是丁毅說是為了打韃子。
支援明朝軍隊打韃子,這是鄭芝龍無法抗拒的理由。
更何況,丁毅現在是他的兄弟。
當然,丁毅也不是沒有好處。
現在他的船可以插鄭字旗,到那都不收費,這一年下來,也省好多錢的。
鄭芝龍還答應為丁毅造一艘兩千料的大型商船。
這艘船造價要近兩萬多兩(僅材料,人工不算),市面上賣價是四萬兩以上。
大概要到明年這個時候才能拿貨,丁毅付款三萬兩,也算友情價。
10月6日,丁毅終於離開泉州。
這次是滿載而回,來時他是四艘船,在樂清回去一艘。
現在回去是七艘船。
葡萄人一艘,里斯本號,載重5萬斤。
鄭芝龍賣了三艘舊船給他。
這三艘船都不是很大,都是兩百料,加起來大概能裝10萬斤左右,每艘船收了丁毅三千兩意思意思。
三艘船分別取名南營1號,2號,3號。
必竟船小,丁毅也沒心思幫他們取名。
又在鄭芝龍的幫助下,在當地和鄭芝龍營中,招了二十多水手,加上他原本的部下很多都是水師兵馬,還有葡萄牙人在,終於啟動了全部的船回家。
七條船出海時,幾乎全部滿載,裝著各種貨物和銀子,浩浩蕩蕩的離巷。
此時丁毅手上,還有近四十萬兩銀子沒花出去。
10月14日,丁毅又到松江,在松江府訂購一艘千料商船,這邊船貴,要收丁毅三萬五千兩。
比鄭芝龍賣的兩千料還貴。
當地造船廠表示,明年四月左右才能拿到,丁毅付了定金五千兩,繼續北上。
10月16日到登州。
他見了路超和秦楠,得知這幾個月大賣場生意火爆,特別是彩票賣的很好,10月份僅半個月,盈利三千兩。(其中彩票盈利佔一大半)
他的生意,終於開始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