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囤木(第2/3頁)
章節報錯
另外海運司,建設司,後勤司照舊,就是內部分的更精細一些。
鹽田,服務中心這塊歸後勤司,囤田歸建設司,將來收糧後交後勤司統計,納庫。
這樣相互就是分開的。
比如後勤司曬鹽,出產後給海運司拿出去賣,回來銀子交財政司管。
囤田司種田,糧交後勤司入庫統計。
大夥分開幹,做好本職。
其他明軍囤田自己來,統計自己來,收了一千石,報上去說收了一百石,也沒人知道真假。
新建醫學司,有醫院和學院組成,分別有趙理和宋哲負責。
平時負責全營傷病,和文化學習,戰時,醫院在每局派醫士五人跟隨。
但文化學習的事,丁毅打算往後延一下,大概要等後金第一次入關戰役結束才開始。
丁毅重組之後就有一個問題。
眼下他手上的魯密銃才一百出頭,而他的銃兵數量定在八百,遠遠不夠。
好在這幾個月來,他的人手越來越多,工匠也越來越多,目前每月能產魯密銃50杆。
但仍然達不到丁毅的要求。
丁毅這次開完會後,打算要出去想想辦法了。
會後,各部按丁毅的要求調整,一天之內人員要到位。
沒有銃的,輪流打銃,練習裝彈。
同時強化學習丁毅的打法。
散會後丁毅去了王衛忠那個局,看了銃兵三段擊。
有了定裝和顆粒火藥,熟練的銃兵一分鐘能打到一發了。
不熟練的,基本也在一分鐘二十秒內可以打一發,這都是算上瞄準的時間。
擊發成功率在八成以上,這也算比較高的了,主要也是顆粒火藥的原因。
9月初3匠作局在豬島的營地開始建設,丁毅則帶了剛剛曬好的100噸鹽,四條船,準備再次出海。
站在巷口,丁毅眺望四海,信心滿滿。
還有一個月,後金將發動第一次入關戰役。
這場戰從十月打到次年五月,前後打了七個月,歷史上還讓崇禎除了袁崇煥。
袁崇煥死不死,丁毅不關心,他只關心自己在這場戰役中得到多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