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不是軍兵家屬的百姓全部要遷到那邊,以防止影響兵馬訓練。

但種田的事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先築堡,打井,再耕地,然後才能種田,一切順利,估計都要到明年夏季才能播種第一批種子。

這還是建立在人手足夠的情況下。

杜如海被允許在本營徵三百民夫,自然覺的不夠,也要到營外徵人。

丁毅早在民夫中找了一批會種田的人,結合他自己在部隊的經驗,一致決定,先耕地。

這個時間島上悶熱,不用蓋房居住,有帳篷就可。

大夥先耕地,把地裡的石塊,樹根雜物全部起出,用來築堡,耕地的同時在地邊上找適合的地方挖井,挖出來的同樣可以用來築堡。

然後用前世部隊的經驗,燒草木灰埋入新田中,用來肥田,初批的田來不及耕種,只能種菜。

若種水稻小麥,則要秸稈還田不能用草木灰。

前世他在部隊,基層都要種田,用的最多的肥料就是草木灰。

化肥尿素啥的,幾乎很少用,每個連隊的廁所就在田地邊上,澆菜田用的肥料便是廁所中黃金寶物。

丁毅完全照搬,要求田邊都建有廁所。

南營中更是有規定,所有軍士白天都要到遠處田邊的廁所去,晚間就近上廁所,不得隨便大小便,找抓到了就打屁鼓扣餉。

開始有人怕跑遠,也悄悄就近上廁所,或隨地小便,被抓到打了兩個人後,大夥就老實實的了。

匠作局除了火器匠工,大部分工匠要先配合建設和後勤司的工作,蓋房子,築堡,建廁所,挖井等等,開始工匠都有點不夠,因為全營都在動工,到處都在幹活。

好在南營工匠待遇高,外面的人也知道,丁毅還讓人在旅順到處宣傳,沒多久,就有其他會各種手藝活的工匠,百姓來投,大部份還是拖家事口,丁毅照單全收。

搞的陳有時和毛永義三頭兩頭跑徐敷奏那投訴,我營中工匠又跑了幾個,兵甲器具都快沒人修理了,很多軍士還跑過去幹活,無法練兵了。

徐敷奏只好安慰,丁毅那邊新建,急需工匠和人,他出了大價錢,人家當然跑過去,等他營房造好了,用不著這麼多工匠和人,那些工匠和軍人自然會回來,他難道一直用這麼高的價錢,養這麼多工匠和人幹嘛?

陳毛兩人聽的好像有道理,也拿丁毅沒辦法,除非自己肯提高營中工匠待遇,但他們,當然看不上那些工匠。

可時間久了,不但那些工匠不回來,連其他島上,甚至皮島上都有人得到訊息,偷偷往這邊跑,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同時,丁毅對營地規劃,民房建設,衛生條件也都有條條框框的要求。

軍營單獨在裡,民房在外,根據徐大堡巷戰的經驗,蓋房子的時候,就是一幢一幢連在一起,形成五條連線。

房子與房子之間,都有簡易圍牆相連,這樣建好之後,天然就形成了五條巷子。

雙島巷口空出兩塊地方,將來準備等人多了後,基建完成後,做來建築兩個稜堡。

自從六月中旬丁毅的會議召開之後,整個雙島南營就變成一個巨大的工地場,除了兵士們在佇列訓練之外,到處都在幹活,建設,熱火朝天。

這時丁毅發現真的是花錢如流水,原本三萬五千兩銀子還指望支撐半年,現在一干起活來,發現可能三個月都支撐不住,到處都在用錢。

特別是建設上面的人實在不夠,以致於到了晚上後,軍士不在訓練,開始幫忙建設,也是讓軍士們習慣夜間的活動,防止夜盲症。

這天晚飯,忙了一天的丁毅灰天土臉回到府上,感覺腦子裡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說出來,但今天說的太多,大夥也要消化一下。

飯要一口口吃,不急不急,他也暗暗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