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生命星球(第1/3頁)
章節報錯
半個月的時間,宇宙飛船將火星木星等幾個星球相繼拜訪了一遍,並且初步蒐集了一些這些星球的資料。
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面,以神馬科技公司的龐大生產力,將會建造上百艘的宇宙飛船,對這些星球進行進一步的開發。
探測礦產採礦,建立人類能夠居住的臨時居住點,神馬科技公司的太空工廠,小行星改造計劃,進行在太空的種植實驗,都將是神馬科技公司下一步即將進行的。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在幾個星球遊覽了一番,每顆星球留下了一個小型基地和十臺多功能的彷真型智慧機器人之後,宇宙飛船按照計劃開始朝著太陽系的邊緣飛去。
沒有了星球的觀察任務之後,飛船一路進行加速,花費了十個小時最終達到亞光速狀態,又在亞光速狀態中航行了整整近十天的時間。
終於,宇宙飛船來到了既定的座標位置,當到達這個位置的時候,非常上面的網路訊號裝置傳送的網路訊號,傳送到地球的時候,已經有了足足十分鐘的網路延遲。
人工智慧的操控之下,飛船開始了自己的任務。
漆黑一片的宇宙深空中,原本是一個整體的宇宙飛船分開成為了三截,隨即開始了形態變幻。
其中一個展開了深藏在飛船內部的星球望遠鏡,由一個圓柱體為中心,如同撐起了一把雨傘一樣,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展開了長達數千米的星球望遠鏡。
星球望遠鏡,在太空的環境之下遙望遠方,猶如初生的地球文明,第一次張開眼睛看向自己的周圍。
裝置的預計觀測資料,最遠將達到十億光年遠的清晰觀測距離,並且在一千萬光年內的目標可以放大觀測,效果將達到以前人類在地球上面觀測月球那樣的清晰度!
要知道,人類生活的整個銀河系大小也就一萬多光年,星球望遠鏡的觀測之下,銀河系內所有四千億恆星系都能清晰看到。
能不能夠看到外星人先不說,至少人類可以看清楚自身所處的環境所在。
而且這只是一顆星球望遠鏡所產生的效果,如果再搭配接下來的兩種宇宙科技,會有更多的星球望遠鏡組成網路,將可以看得更清楚,還能夠看到更近時間內的宇宙星空變化。
宇宙飛船攜帶的第一種科技產品是星球望遠鏡,標誌著地球文明能夠看到,而第二種宇宙科技則是標誌著人類能夠走出去的科學技術了。
同樣是圓柱型的飛船本身,像是金箍棒一樣不斷地向著兩邊延伸,最終形成的是一個長達十公里的基座,這就是未來的太空港口了。
蟲洞技術,可以快速的跨越千萬光年的距離,從太陽系進入其它的星系,現如今神馬科技公司的技術,最多可以一次性跨越一萬光年的距離。
雖然這樣的蟲洞跨越距離,和星球望遠鏡能夠看到的極限距離相差甚遠,不過沒事,多跨越幾次蟲洞,依然可以快速的抵達超遠距離的地外星系。
只不過,暫時的這個太空港口,還沒有具體的蟲洞連線目標,需要等待接下來看清楚了周圍的宇宙後,再確定是朝著資源星球連線蟲洞,或者去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逛逛。
兩種科技,一種負責看到,另一種負責走過去,那麼最後一種則是負責聯絡了。
超強功率的光速網路系統,隨著最後一截宇宙飛船變換成為一個直徑十公里,中空的裝置之後,網路訊號將以光速連線到地球網路,可以實現超低延遲的在地球即可對這兩種裝置傳送指令。
今後蟲洞開啟之後,每一個蟲洞的後面,都會預留一個專門的小型網路傳輸蟲洞,為人類操控千萬光年外的機械裝置進行網路支援,在蟲洞的作用下網路傳輸速度達到超光速!
同時如果在這些蟲洞背後,再建造更多的星球望遠鏡,也可以實現更快速的觀察到億萬光年內的宇宙星空目標。
以小型核聚變發電機組作為能量來源,太空港口、光速網路系統、星球望遠鏡相繼部署完畢。
當光速網路系統連線到地球網路的時候,虛擬世界當中,一行人早已經等待在遙遠的虛空當中。
位於虛擬宇宙的太陽系邊緣,寧一帆以及眾多的官方大老航天研究員們站立在虛空當中,隨著網路連線成功,所有人的面前逐漸浮現出龐大的科技造物。
正是現實當中展開完成的太空港口、光速網路系統、星球望遠鏡。
在眾人的身前,寧一帆開口說道:“網路連線已經成功,接下來是星球望遠鏡啟動。”
雖然是遙遠的宇宙深空當中,但是因為是虛擬宇宙的原因,為了方便,自然話語也能夠傳遞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