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對各位書友道歉。

更新出現嚴重問題。

第二,簡單彙報一下這段時間身上發生的事情,不吐不快。

作者,家在雄安。

自小學習不能算拔尖,但應該算比較優異,次次考試都能排進全班前五名。

小升初,鄉中第三。

第一和第二去了其他地方上學,而我上了本地鄉中,入學成績自然而然成了第一名.......

平時也沒怎麼學習,次次都能在全校前十名中,幾乎每次都是班級第一名。

直到初三,因為初二期末成績下降,考了初中唯一一次的全校第十一名【初一看壞蛋入坑,開始大量,學習丟下了。】

有其他私立學校來我們鄉找學生,我父母覺得學費不太貴【因為成績不錯,所以學費比其他人上私立便宜許多】,所以我初三就轉學,去離家不遠的私立上學。

到了私立,不能,不認識同學,只能學習......從剛開始成績倒數,後來逐步提高,直到中考,考了647分,進入學校前十五名【如果前面的人不算獨生子女加10分,排名可能還得往前】。

後面就是高中,雖然高中學校因為管的沒有私立嚴,成績有些下滑,但有驚無險考了HEB省內比較好的本一學校,後面又是考研,運氣不錯,考BJ一所研究所複試面試的時候失敗,但成功調劑回本校,成為一名研究生。

正是自己的上學生涯,太過順利。

讓我曾產生一種錯誤的想法。

考高中,那不是人人都可以嘛。

考本科大學,那不是有手就行嘛。

我完美踐行了何不食肉糜。

我親妹妹,今年中考。

在我曾上的鄉中上學,嗯,成績不太好,一共260多人,成績穩定在六七十名左右。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妹妹無法上上高中,因為在我的模湖記憶中,在我當年上學的時候,只要想上高中,每個人都可以,最多分低掏點錢就可以。

直到我妹妹初三,我才瞭解到,整個學校能考上學校的人太少了。

以前的時候鄉中能有一百多人考上高中,或許是因為以前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不大......現在這幾年,算上藝術生和體育生,考上高中的人數降到了七十人左右。

為了妹妹考上高中,中考前兩個月我專門從學校請假,回家給她補課,希望她能維持或者提高成績,到時候能考上高中。

嗯,補課效果可能不太好。

最終她考了全校第六十名。

按照往年經驗,一般學校有七十多人考上,今年本地高中還要擴招,學校開大會時預估價能有八十人考上高中,所以我覺得我妹妹成績應該沒問題,畢竟,體育生和藝術成才不到十人,哪怕招70人,妹妹也在這個行列中,畢竟還擴招了,穩妥了。

問了妹妹班主任,班主任說問題不大,應該可以考上。

可是,我錯了,錯的離譜。

這幾天錄取結果出來了。

嗯,沒考上。

今年整個鄉中的體育生和藝術生全軍覆沒,有史以來第一次,也就是說,今年高中擴招,考高中的人數不僅沒有增多,反而減少了,差不多應該就考上了五十幾個人.......

離譜,好離譜。

二百六十多人,只能上五十多人。

而且考不上高中,學籍也不能出去,也就是說,上私立高中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