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變異恐龍(第2/2頁)
章節報錯
種種的證據顯示。
這些恐龍同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都不一樣,可以統稱為變異恐龍。
各位恐龍專家達成了一致意見。
“又是如何導致的呢?”
作為研究恐龍的專家,徐星十分的清楚,在遠古時代能夠生存的恐龍,一定是適應了自然,能夠維持了自身才會存活。
眼前的這些恐龍,各種身體特徵融合在一起,有的根本是有矛盾,幾乎很難在自然界生活下去,更別說繁衍生息了。
如果是有一隻的話。
可以用遺傳和變異解釋。
但是恐龍數目太多,幾乎都是變異恐龍,最終都成為了龐然大物,到了成年期,並沒有在弱小的時候失去生命。
一位專家遲疑的說道。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受到基因的影響,在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或者是在恐龍蛋中,基因就已經發生了改變,最終導致整體性狀的發生。”
“第二種可能性是後天因素。”
“在這些恐龍成長過程中,也受到了影響,比如輻射之類的,導致了變化,改變了他們的成長路徑。”
“.......”
徐星收回了目光,點頭輕聲道:“如果是第二種可能性的話,那他們可能接觸了一件威力巨大的物件,並且也一定存在著沒有受到影響的恐龍。”
他們幾乎看了所有的恐龍。
並且進行了大概估計,差不多有600多隻,徐星提出,可以分為幾大類恐龍群,性狀相近的恐龍圍湊在一起,也能大概看出恐龍品種。
當然,這些都是透過肉眼觀察的,並不太可靠。
......
整個潛水過程差不多用了兩天的時間,他們才返回了地面之上。
透過收集的大量資料,各位恐龍專家快速的形成了一份份報告,並且提出申請,請求國際和各個國家進行贊助支援,儘可能的打撈出幾具恐龍屍骸進行研究。
“請問,研究恐龍有什麼意義?”
在一個會議室中,考察組正在向專家提問,他們進行過預算審批,如果要進行打撈的話,花費的金額是天文數字,如果價值不高,沒有得到什麼回報的話,沒有人願意去投資。
徐星想了想,冷靜的回答道。
“首先,研究古生物就是研究我們自己。”
“我們人類研究的所有古生物,在幾萬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幾千萬年,幾億年裡都一直陪伴著我們人類的祖先。
也許它們從未與我們當時的祖先謀過面,但是在某個時間點上,它們曾與我們的祖先共同存於當時的地球。
1億年前,人類的祖先是如同樹鼬一樣的小動物,善於爬樹,以昆蟲為食,晝伏夜出。恐龍正處於繁盛期,開花的被子植物和真正的鳥類已經出現,人類的哺乳動物近親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多樣性。
如果不是白堊紀末的隕石撞擊,可能現在仍然是恐龍時代,而不是哺乳動物鳥類時代......
我們雖然只存在於今天,但是我們祖先從生命誕生開始就已經一代代的存在了幾十億年。
各個時代各種生物的存在、演化與滅絕,可能也會或多或少影響了人類的祖先在當時的演化。
研究古生物的一個原因正是為了還原當時生態系統中各個因素相互作用的原貌,說不定其中一個因素的變化便推動了人類祖先在當時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