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師來了!”

“請閒雜人等停一停,專業人士來了。”

“這是考古中比較難見的一種現象,俗稱火洞子。”

有位網友連忙發言:“哎,我好像聽說過。”

林辰回覆道:“你應該是湘南人吧?”

“沒錯,湘南人。”

“嗯嗯,這樣的現象也多見於湘南的古墓。湘南那邊的古墓喜歡用防滲性好、密封性強的封土,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古墓沒有被破壞,整個墓穴就處在相對缺氧的環境中,裡面的隨葬品,比如衣服、食品等有機物,會慢慢分解,從而產生一種可燃性的氣體——沼氣。當墓開啟後,沼氣一遇到火種,立刻就會燃燒。所以,這種墓被形象地稱為火洞子。”

林辰不會告訴他們,他也是看盜墓小說才知道的。

當時那個作者還留言評論說,這是他親身經歷過的事情。

一些書友開玩笑去舉報。

結果,沒過多久。

小說就斷更了,再無任何訊息。

等後來,他才瞭解到,作者被請去喝茶,判了許多年。

至今還沒有任何訊息。

現場,卡薩斯也為大家普及著知識。

同林辰所說的原理一模一樣。

“不愧是專業人士,有見地。”

“好傢伙,大師,我感覺你怎麼什麼都懂,會不會親身經歷過?”

“人家是學這個的,怎麼會不懂。”

“不好意思,我摻和一句話,同專業,我不懂。”

挖掘的十分順利。

氣體消散之後,挖掘速度降慢一些。

開始慢慢清理周圍的雜物和塵土。

三個小時後。

槨室的真實面目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槨室長三米,高一米五。

這樣的體量,就算是在華夏的考古史上都不常見。

工作人員上前一步,再配合下緩緩開啟。

額?

“裡面還有一層!”

一位工作人員大聲道。

果然,裡面還有一層。

卡薩斯揮了揮拳頭,棺槨越複雜,表明墓葬主人更尊貴。

而且也表明其更加完美。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