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波教授也沒注意到林辰手中的小動作。

他的面色紅潤,聲音有些急促道:“你寫的論文是正確的。”

林辰頓了一下,道:“哪篇論文?”

“就是你寫的第一篇有關西夏學的論文,你裡面不是提出一種觀點,認為清代吳廣成寫的是錯誤的史料,這一點可以被證明了。”

“我在文物中找到了一份關於官員名單,你的論文中出現三個人物都沒有出現在上面。”

“因此,可以確定那是玩笑之作,不靠譜。”

史金波教授吐沫橫飛。

他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眼光還是犀利的,慧眼識珠。

林辰表面露出了欣喜。

其實內心深處平靜淡然。

能夠發表的論文都是邏輯可以自洽的,要重大問題的論文根本不可能發表出去。

邏輯自洽,完成傳揚度就會成真。

只不過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史金波教授發現林辰態度有些淡定,也漸漸反應過來。

他咳嗽幾聲,恢復了狀態。

方舟徵召計劃剛剛開始。

來自國內的各種專家還沒有到。

林辰隨著史金波教授繼續整理有關西夏學的文物。

果然有不少重要發現。

在這些史料中。

有一本書籍描繪了一段時期的官員名稱,記載了一些發生的事情。

像是大臣上書的情況。

並沒有看到。

也沒有發現激烈的番漢之爭。

反而他們發現了大量有關華夏的東西,並且證明了在西夏學校中,設立了漢人學校,鼓勵學習。

有一個十分直接的證據。

可以打破羅斯學者的觀點,即西夏是屬於華夏。

到處充滿了華夏元素並不能充分的證明西夏是屬於華夏,畢竟他的一部分領土位於中亞地區。

而且在當時很容易受到華夏的影響。

可是,在這些文物中。

他們發現了一份手稿。

是來自高昌回鶻的手稿。

高昌回鶻在840年的回鶻西遷浪潮中,以龐特勤為首的一支越過天山進入焉耆地區。

據《遼史》載,907年(遼太祖元年)十二月,“和州回鶻”向契丹進貢。

和州即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