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的原因更是令人無語。

在前人的總結敘述中,這四個人物都是分別出現的。

分別記載在不同的書籍中。

最後,反而都匯總到了《西夏書事》中。

因此,林辰信心十足的斷定,透過以上的討論,敘述沒有資格被視為史料。

他傾向於相信,那幾份上言和奏疏完全是吳廣成本人的遊戲之筆,多年來學界對“蕃禮漢禮之爭”的認定在極大程度上就是在這幾條偽史料的誤導下產生的。

林辰差不多花費了兩天的時間,就講整篇論文梳理清楚。

然後,又利用了一天左右的時間將整篇論文的用詞造句,前後安排進行了調整。

四天時間,一篇新出爐的論文就放到了唐雲亮教授的桌子上。

唐雲亮愕然地看著稿子,呆呆道:“你是說用了四天時間就寫完了?”

他還有不敢相信。

兩人剛從寧夏回來了四天,林辰就把稿子扔了過來。

若不是他知道林辰是剛接觸西夏學的知識,他都懷疑林辰打磨了許久,想拿他開涮。

一般來說,以他的實力,寫一篇論文,題目選完之後,最少需要一個月乃至兩個月的時間去搜集資料,等到第三個月或者第四個月開始寫。

在這期間,可能還會遇到種種的問題。

比如,找到新的資料或者新的思路,調整大綱。

或者寫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推進。

等等。

完成一篇論文之後,基本上已經花費了半年的時間,再加上投稿和修改...額,短則“懷胎”十月,多則一年。

這樣的速度才是正常科研人的速度。

像是有學霸一年完成多篇論文,大機率是有一個團隊,大家共同完成,只不過最後得署上大老闆的名字。

然而,唐雲亮十分的清楚,林辰是獨自一人......

所以,他有些想不通。

唐雲亮狐疑地凝視著林辰,見林辰一副淡然的樣子,他勉強的相信了,而後心中產生濃濃的羨慕和一絲嫉妒。

心中忍不住罵道:“變態。”

尤其是他大致過了一遍,論文的選題是熱點話題,充滿了討論度,並且,提出的話題大膽至極,極其富有創新性,屬於開拓性論文,一般情況下,老師們都不會建議學生寫。

甚至,一般的學者也不敢輕易動筆。

畢竟,是與主流意見相左的。

然而,林辰不僅大膽的寫了,反而論點十分充分,以他的眼光來看,說服力並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