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建文帝之謎(第1/3頁)
章節報錯
序中介紹。
劉大夏並沒有把鄭和航海資料燒燬,而是藏匿起來。
並且在他致仕之後,專心梳理鄭和的航海資料,而這本四方海志就是其中一部編寫成果。
宗教授抿了抿乾澀的嘴唇,大為震動。
鄭和下西洋,恢復了明王朝對南洋諸島的管轄,命名了景弘島、永樂群島等。
大明船隊訪問了南亞的占城、爪哇等國家地區,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加深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響。
同時,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當時,無人與之匹敵。
其中涉及到的技術,船隻資料,航海資料都無人知曉,因此,一直屬於推測。
而如今他突然知道,鄭和下西洋的資料還儲存著,對於研究此方面內容的專家,可想而知是多麼大的收穫。
宗教授懷揣著激動,忐忑。
連帶著翻閱的手掌都有些顫抖起來。
他一字一字的詳讀。
生怕錯過什麼線索。
前面的只是一些簡單的介紹航海過程,途中遇到的風險。
可是,到了書的後半部分。
一個重大的事情躍入眼前。
“建文君。”
宗教授緊緊看著幾行字眼,整個人更加的亢奮。
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看法就是:難道真如傳說的那樣,建文帝跑到了海外?
明朝建文帝是否死亡,已經成了疑團。
大概有三種說法。
自焚而死,被朱棣害死,逃跑隱秘。
其中,最為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第三種。
人們偏向於建文帝逃出來了。
甚至有模有樣地認為有兩條線。
一個是明線,鄭和下西洋。
一個是暗線,戶科都給事中,胡濙。
但是,這一切都是猜測。
民間關於建文帝跑的地方也有好幾種說法。
有傳聞去西南的。
也有說去往福建的,並且福建有寺廟作證。
甚至又說到廣州的。
反正有各種各樣的傳聞。
但是這些傳聞都無法證實。
然而,這本書中也記載了相關事情。
並且,非常肯定的描述建文帝並沒有死亡,反而是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