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這一波,薇信站在大氣層!(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麼按照最簡單的邏輯,阿狸當然是希望參與的使用者越多越好,也就理所當然地希望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者參與的門檻。
至於說小咪的利益,在阿狸眼中,這都是次要的。
很符合阿狸一貫的做派。
這到不是說阿狸特立獨行,而是阿狸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是流量的需求方,做任何投資,終極目的都是將新流量匯入魔寶。
表現出來的特質就是掠奪與控制。
相反。
原時空的騰達,在icq、薇信兩大社交軟體加持下,反而是流量的供給方,因而做任何投資,都是在為合作伙伴提供流量。
因而對於合作伙伴,騰達表現得會更加的溫和。
而不是像阿狸那麼強勢,那麼具有控制慾,不管投資什麼公司,最終目的都是將它們整合、融入到阿狸體系當中。
兩者只是商業模式的不同,並沒有太多的高下之別。
本質都是貪婪的。
再說回這次營銷活動,薇信的訴求跟咪聊是截然不同的。
薇信使用者已經突破7000萬,市場佔有率超過七成,而且使用者留存率高,僅靠自來水,每天就能獲得巨大的使用者增長。
已經不再需要像咪聊那樣,還在為獲取新使用者而瘋狂燒錢。
那麼薇信的訴求是什麼呢?
其實也很簡單。
就是透過春節營銷獲得,進一步增加使用者粘性,築牢護城河。
做社交,歸根結底還是要編制一張熟人圈子網路,就跟蜘蛛織網一樣,要讓使用者無法輕易捨棄辛苦建立、維繫的社交圈子。
只要遷移成本太大,就不會“見異思遷”。
“朋友圈”功能正是基於這個邏輯開發的,薇信春節營銷活動也是在主打“朋友圈”功能的推廣,而不是為了獲取新使用者。
除此之外。
薇信春節營銷活動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邏輯,那就是激起使用者朋友圈“點贊數量”的攀比慾望,有意去引導使用者打造朋友圈人設。
想要獲得更多點贊?
最好的辦法就是加更多的好友。
一來二去,每一位薇信使用者的社交圈子就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而整個社交網路也在一次次個體的拓展中得到了鞏固。
不可謂不“用心險惡”了。
所以說,從表層商業邏輯上對比,咪聊跟薇信的營銷活動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都能達到各自預設的目標。
但是從源頭上,咪聊已經輸了。
輸得很徹底!
就在咪聊還忙著拉新的時候,薇信已經站到了更高的層次,悄悄築起了一道看不見的護城河。
等到將來咪聊回過味來,怕是為時已晚。
當然了。
薇信的競爭對手從來也都不是咪聊,這麼著急砌築護城河,不惜一口氣燒掉3億資金也要增加使用者粘性,本質還是在提前應對騰達正在研發的微聊。
以此對沖騰達透過icq積累起來的使用者粘性以及認可度。
不可謂不處心積慮了。
哪怕騰達這樣的社交巨無霸,面對張碩這樣一個能夠提前做出預判的對手,估計也會很頭疼。
因為早就被看穿了呀!
瀏覽完新聞,張碩又拿出手機,化身點贊狂魔,將朋友圈的動態都給點讚了一遍,小秘書發的朋友圈最逗——“每逢佳節胖三斤”
曬年夜飯,都不忘凡爾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