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還在繼續。

事實上,華威在晶片設計領域的佈局,遠比萌芽還要早,在今年2月份就推出了40奈米級的四核手機處理器晶片kv2。

2014年之後推出的麒麟晶片,更是可以與皋通驍龍比肩的頂尖存在。

可為什麼原時空小咪等友商,寧願每年向皋通花費上千億的晶片採購資金,也不採用華威的麒麟晶片呢?

這裡面的原因可就複雜了。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

華威手機並非一開始就瞄準高階,而是高中低全都做。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

無論是前期,還是之後幾年,華威跟小咪、ov之類的友商,那都是直接競爭關係,恨不得人腦袋打成狗腦袋的那種。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合作本身就會變得很困難。

因為競爭激烈,小咪等友商對於是否使用麒麟晶片,自然就會有所顧忌,擔心一旦使用麒麟晶片,會被華威卡脖子。

反過來說,華威也擔心放開麒麟晶片之後,會降低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一旦小咪等友商跟華威用的都是同樣的晶片,前者賣兩千,那華威又沒有其他的核心競爭力,拿什麼去賣四五千,五六千?

據說小咪等原時空有跟華威接觸過,卻被華威給委婉拒絕了。

可謂是各懷鬼胎。

不像麥粒手機,從誕生初始就瞄準了高階市場,而且只做高階手機,眼裡的競爭對手也只有平果跟叄星,跟小咪之類的友商並不構成直接競爭關係。

不然。

怎麼會張碩一紙英雄帖,就能將諸位大佬都請到濱海來?

加上麥粒手機的主要競爭優勢也不單是體現在晶片上,不然,憑什麼麥粒x1跟小咪2用的都是一樣的皋通晶片,價格卻能差兩倍。

關鍵消費者也願意買單?!

而為了避免燭龍晶片走向跟原時空麒麟晶片類似的道路,張碩才會忍痛割愛,在燭龍晶片還沒有出來之前,就放棄稻穗半導體的部分股份。

目的。

就是要將小咪、ov等友商綁在同一輛戰車上,共同進退。

既然大家都是稻穗半導體的股東,那小咪等手機廠商自然也就不用擔心說,之後萌芽會在燭龍晶片的供應上卡他們的脖子。

格局必須要大!!!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便是張碩提出合作的時間節點。

原時空麒麟晶片真正綻放光彩的時候,已經是16年以後,彼時的小咪等友商,早就跟皋通深度繫結。

比如說皋通後來就成為了小咪的股東,雙方合作的結果就是,小咪每次都能夠成為首次使用皋通最先進的晶片的手機廠商之一。

在那種情況之下。

哪怕說華威願意放開麒麟晶片,小咪想要切換賽道,也是挺難的。

現在不一樣。

華威在手機晶片領域才剛起步不說,皋通的驍龍晶片其實也就那樣,論技術實力,重組完成的稻穗半導體並不差。

趁著小咪等還沒有對皋通形成依賴,正是達成戰略合作的最佳時機。

當然了。

張碩的真實目的,其實也沒有那麼純良就是,這次好不容易將諸位大佬聚集在一起,他還存著更大的野心,在下一盤大棋。

在稻穗半導體上達成戰略合作,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