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真的要選在江城建廠嗎?’

送走許哲一行,顧銘章跟著張碩來到辦公室,說出心中疑慮。

實話說

對麥粒電子而言,江城實在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先讓徐茂才去考察吧,要準確、客觀,寫一份詳細的考察報告。如果江城方面真的條件優渥,就算二廠不選在江城,將來的三廠也可以考慮江城。或者麥粒集團的其他工廠,未來說不定也有跟江城合作的機會。’

張碩自然也不會簡單地感情用事,因為江城是老家,就無條件同意。

還是那句話一一在商言商!

但他也不願意跟原時空那些外遷的外貿企業一樣,搞精緻的利己主義那一套,唯利是圖哪裡有錢賺就去哪裡,根本就沒有家國觀念。

比如某位摘瓜高手。

只要還有的賺,哪怕少賺一點,將一些中低端製造業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推動當地的物流基礎建設,是可行且有必要的。

萌芽在這一塊當然也需要做點什麼。

張碩慣常的原則就是,能做就早做,不要等什麼都準備好了,條件完全充裕、成熟了之後,再想著去做。

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嘛。

華夏也還遠沒有達到說,可以不需要中低端製造業的時候,中西部地區還有大量勞動力指望著這些工作養家餬口。

並非真的是轉移了也沒所謂。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就怕後續江城官方調整之後,現在給出的優惠條件,到時候又都不認賬了。”對於江城的投資環境,顧銘章仍舊持審慎態度。

作為商界精英,顧銘章無疑要更理智、冷酷一些。

只是相比張碩這位大老闆,顧銘章稍微少了一點溫度,但如果站在職業經理人的角度,這種理智,其實又是一種十分優秀的品質。

根本無法苛責。

“放心吧,只要萌芽還足夠強大,就不太可能鬧出什麼太大的么蛾子。”

這一點,張碩倒是很有信心。

畢竟誰也不願意做一錘子的買賣不是?

萌芽的體量擺在這呢,張碩又是江城名人,江城方面只要對張碩還有所求,甚至是有所期待,怎麼著都不太可能撕破臉。

也沒必要。

第二天。

雖然已經放暑假,張碩還是準時準點地出現在濱海大學。

準確說是圖書館。

在圖書館看書、思考,已經成為張碩的一種習慣,並不會因為放假而有所改變,只可惜身邊沒了顧小西等人陪伴。

唐雨去了報社上班,李玲在羊城參加入職培訓,慕容燕忙著直播。

至於顧小西。

放暑假之後,就回到川南老家陪奶奶去了。

諾大的圖書館內,暑假還留在學校並且堅持到圖書館看書、自習的,要麼就是準備論文的學霸,要麼就是考研大軍。

張碩絕對是個異類。

就連那些常年泡在圖書館的學霸,三天兩頭就在圖書館看到張碩,而且一呆就是一天,心底裡是非常佩服的。

畢竟。

如果按照世俗標準,現在的張碩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鮮花與掌聲,而不必像現在這樣埋頭苦讀。

也或許。

也正是張碩能夠不被名利所惑,才能取得如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