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騰達:我已偏航,我已偏航!(求保底月票)(第2/6頁)
章節報錯
一旦收購同乘,補齊青橙集團在旅遊、酒店業務上的短板,那青橙集團就將在新零售、外賣、團購、旅遊、酒店、電影票等各條業務線上表現亮眼。
加上青橙單車以及共享充電寶,可供講故事的素材就太多了。
肯定會受到各路投資者的熱烈追捧。
“那以何種方式收購呢,現金還是換股?”
很顯然。
張碩也是傾向於收購同乘的。
除了確實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旅遊、酒店業務涉及到的商戶以及目標客戶,也是需要長時間培育的。
想完全從零開始很難。
四大旅遊網站中,海豚旅行、翼龍創立於1999年,同乘創立於2004年,駱駝旅行創立於2005年,最短都經歷了7年。
恰好同乘跟海豚旅行一樣,都是一家老牌旅遊網站。
就更有收購價值了。
“現金吧。”
呂凱提出建議,“青橙集團剛完成五十億增資,又發行了五億公司債,同時獲得18億銀行貸款,目前的資金非常充裕,沒必要再稀釋股份。”
“純現金收購的話,同乘方面會同意嗎?”
汪鑫提出他的擔憂。
雖然說目前的風向確實對同乘不利,但海豚旅行、翼龍也都被打了板子,負負得正,真正的影響其實是有限的。
等到這一次的風波散去,輿論不再關注,預計又將回歸正常。
站在同乘創始團隊以及投資人的角度,自然不甘心就這麼拿錢走人,如果能夠跟青橙集團換股,那無疑就是最優解。
“他們沒得選。”
呂凱卻是很強勢,“對同乘而言,最大的危機並不是這次的大資料殺熟事件,而是海豚旅行跟駱駝旅行的合併。”
行業第一、第二都合併了,那還有行業第三什麼事?
“可同乘也未必就要被我們收購啊,我可是得到訊息,阿狸、千度都對翼龍、同乘表現出一定的興趣。”
汪鑫也很剛,並沒有因為呂凱是輪值總裁就屈服。
主要是兩人的出發點不同。
站在呂凱的角度,收購同乘就是一筆單純的買賣;可站在汪鑫的角度,能否成功收購同乘,決定了青橙旅遊業務的成敗。
相較而言,汪鑫是更加的勢在必得。
正因為求“同”心切,才會更加的患得患失,不想這一起收購出岔子。
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
“阿狸、千度不行的。”呂凱卻也有他的理由,“能夠拯救同乘的,只有青橙,準確說,是來自薇信的流量支援。這一點,是阿狸、千度所不具備的。”
這也是呂凱的底氣所在。
“問題是,如果我們只考慮用現金收購,那同乘的創始團隊跟投資人都要拿錢出局。既然同乘都已經跟他們毫無關聯了,那他們還會在乎同乘的未來嗎?”
汪鑫卻是抓住了呂凱的漏洞。
“這樣吧。”
見兩人爭執不下,張碩果斷插手,“我的建議是,採取現金收購,但同時給予同乘創始團隊以及投資人一項附加權利。”
“什麼權利?”
“允許他們參與青橙集團的b輪融資。”張碩說。
“這個主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