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趙銘傳到任之前,萌芽集團甚至都沒有設立正兒八經的運營部,相關的營銷活動,都是各家子公司各搞個的。

趙銘傳到任之後,首要任務就是籌建運營部,同時摸清楚各家情況。

所以才顯得很沒有存在感。

到現在,很顯然,趙銘傳已經是對於下一步的工作有了清晰、完整的思路,這才顛顛跑來向張碩彙報,希望獲得張碩的支援。

“說說看!”

張碩也很期待說,趙銘傳能拿出一點乾貨來。

“隨著各家子公司的業務不再侷限於濱海城一地,而是向全國各大主要城市擴散,營銷就成為重中之重。”

趙銘傳也是開門見山。

他所指的營銷,其實只是運營當中的一個環節,並不等同於運營。

“像青雲資料、青橙集團以及青禾科技三家子公司,都或多或少地面臨盈利壓力,急需找到變現渠道。比如說,青雲資料要找雲服務客戶,青橙集團也要尋找更多的合作商,青禾科技的支付業務同樣要對接大量的本地商戶。

“此外,青鳥互娛也涉及到合作廣告招商,以提升增值服務。麥粒科技就更不用說了,需要在產品正式釋出之前,籌建一套完整的營銷渠道。

“現在的情況是,各家子公司各幹各的。乾的好的比如青橙集團,已經組建了省級分公司;差一點的比如青禾科技,還是年初春節營銷活動時留下的辦事處班底,目前也都處於半休眠狀態。

“至於說青鳥互娛、麥粒科技,甚至都還沒有啟動相關的工作。

“所以,我的建議是,將集團運營部升格為運營中心,同時設立區域營銷公司,以整合各家子公司的營銷資源,形成合力,重塑整個營銷體系。”

這一點。

萌芽其實是遠遠落後於騰達、阿狸之類的巨頭的。

究其原因,既有萌芽集團成立才一年的客觀因素,也是因為萌芽集團的盈利點太過單一,基本只有青鳥互娛的充值流水。

對於增值服務這一塊的投入跟重視,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再加上說,從頭到尾,張碩都沒有對青雲資料、青禾科技、青橙集團提出盈利指標,也沒有對相關高管設立kpi。

下面的人難免就懈怠了些。

“雖然說,哪怕重塑營銷體系之後,集團的廣告收入、增值服務依舊無法跟遊戲收入相媲美,但也不能就不做了。萬一哪天遊戲收入增長乏力,或者是進入瓶頸期,就將拖累集團整體盈利水平。所以我建議,必須要未雨綢繆,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趙銘傳說的很透徹。

“你的提議很好,我完全贊同。”

其實趙銘傳不提,近期,張碩也會就這個話題跟趙銘傳溝通。

他之前對青雲資料、青禾科技“放水”,並非是真的放縱,而是希望後者將主要精力用於產品研發,先獲得市場認可。

之後再談盈利變現的問題。

比如對青雲資料,不求實現大的盈利,至少要能維持公司的日常經營所需,不要再找集團撥款來發工作。

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這樣吧,就以集團分公司為平臺,改造為區域公司,你覺得怎麼樣?”張碩很快有了決定。

年初的時候,萌芽集團在京師、魔都、江夏、山城四地籌建了四家分公司,用以輻射帶動華北+東北、華東、華中以及西部等地。

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沒必要說,為了整合營銷體系,又再重新設立一堆的區域公司。

導致機構臃腫。

況且,四家分公司本身就承擔著營銷職責,也一直跟本區域的子公司辦事處、子公司分公司保持有密切聯絡。

整合起來會輕鬆很多。

“我覺得可以。”

趙銘傳也是點頭認可,他雖然提出了一個宏偉計劃,但要落地實施,那還得是一步一步來,分公司正好是一個適中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