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星期六。

張碩沒有忽悠大爺,他確實是跟導師舒教授約好了。

其他研究生新生跟導師見面,也就是面試的時候,張碩這不是特殊嘛,加上校方有意撮合,這才有了拜師之說。

舒教授可是濱海大學最權威的教授之一,研究方向是網路空間治理。

對於張碩選他當導師,舒教授其實是很詫異的。

他原本以為,以張碩之前表現出來的對網際網路領域新技術的認知與追求,很可能會選擇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之類的研究方向。

沒想到卻選了冷門的“網路空間治理”。

殊不知,論在人工智慧、大資料方向的研究,張碩就算再怎麼努力,估計也趕不上沃土研究院譚韻松等大拿,沒必要再在這些領域較真。

能大致瞭解一下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就行。

反倒是張碩身為企業管理者,多關注一些“網路空間治理”等公共領域的研究,對於深刻理解官方政策,調整企業戰略,合規經營,是很有益處的。

拿最簡單的使用者隱私來說。

總體來看,華夏網際網路企業是對使用者缺乏足夠敬畏的,以為免費就可以對使用者的個人資訊為所欲為。

後期踩雷就是必然的。

“這個答案,我倒是很意外。”舒教授更詫異了,有意考一考張碩,笑著問:“那你覺得,網路空間治理該保守還是要開放?”

“因勢利導吧。”張碩並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答案,“在我看來,網民並不是虛擬人物,對應的還是現實中的人;網路事件、輿情,也都是現實中的事。脫離線下談網路空間治理,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對網路空間的治理,本身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說的好!”

舒教授更滿意了,算是真正認下張碩這名弟子。

拋開事實談主義。

可不是什麼嚴謹的治學態度。

“我知道你身份特殊,也不用天天點卯打卡,只要期末考試及格,論文過關,其他我就不做更多要求了,我也相信你有這個自律能力。”

張碩報考的研究生是兩年制。

其實也就是研一有教學安排,研二本來也是不用上課的,或者跟著導師做專案,或者就是專心準備畢業論文就行。

整體還是很輕鬆的。

到了研究生階段,如果還不能自律,自主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失敗。

“謝謝老師!”張碩就很開心。

他雖然說要躲在大學校園,但也不想天天跑去上課,專業課還好,公共課以他的自學能力,實在是沒有必要。

看舒教授這意思,估計還會給他開小灶。

………

8月29日,星期一。

張碩剛在辦公室坐下,羅長安就跑來彙報工作。

最近集團投資併購部還挺忙,除了要在藍思科技演戲,還要落實對博恩光學的投資,再就是跟阿狸配合完成對蒿得地圖的收購。

雖然說是以阿狸為主,但萌芽也必須盯著。

不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