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萌芽的崛起,他的聲望也是水漲船高,已經突破2萬大關,有望在一兩年內,就再上一個新臺階。

衝擊4級聲望。

就是“專注”、“洞察”、“堅韌”三項天賦紋絲不動,還是1級。

張碩很懷疑。

有生之年能否等到天賦升級,突然還有些期待。

資金方面,哪怕是最近一個月,接連投資了林德新能源以及汽車網,萌芽賬上還躺著10億+的鉅額流動資金。

這還不算預計四月青鳥互娛上繳的利潤,那至少又將是3億起步。

現金流一下又變得充裕起來。

歸根結底,還是將《地鐵跑酷》海外代理權賣掉之後,一舉進賬8.5億鉅額資金,極大地填補了萌芽的現金窟窿。

再往後。

像之後上線的《腦洞大師》、《貪吃蛇》以及《我功夫特牛》,雖然也可以在海外發行,但代理費就沒這麼誇張了。

尤其是《我功夫特牛》,除了東南亞,其他地區估計很難有市場。

《腦洞大師》更是不賺錢。

唯一能夠帶來點驚喜的,估計就是沒有文化鴻溝的《貪吃蛇》,青鳥互娛已經在跟驕陽控股協商了。

預計海外代理費在23億的樣子。

三款遊戲加在一起,海外代理費估計也不會超過五個億。

倒是薇信海外版wichat,如果驕陽控股運作成功的話,那青禾科技至少也有10億+的進賬,將創紀錄地實現盈利。

只是要運作wichat的交易,流程會非常的複雜。

首先要在漂亮國註冊一家公司,然後還要找到合適的投資者,比如盜聖集團,再然後聘請專業的團隊,洽談具體的技術轉讓費用。

不是可以信口開河的。

可不管怎麼說,未來有了這筆資金入賬,薇信之後的營銷費用算是有著落了,不用再靠控股公司接濟。

也是變相的扭虧為盈。

充裕的資金流動,也讓創業等級水漲船高,經驗值逼近八十萬大關,已經超過升級所需的一半經驗值。

總算是稍稍看到升級的希望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萌芽賬上躺著十億流動資金,但要實現張碩之前提出的宏偉發展計劃,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點錢。

甚至都不夠再建一座大型資料中心。

張碩也只能期盼著,青鳥互娛的月利潤能夠快點突破5億大關,為萌芽之後的大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支援。

這也暴露出萌芽的弱點——盈利點太過單一。

對標騰達就會發現,萌芽除了開掛的扶持基金,唯一的贏利點就是遊戲收入,而騰達還有廣告收入、增值服務收入以及電商交易業務收入等等。

倒不是說萌芽旗下子公司,除了青鳥互娛就都不賺錢。

以青橙零售為例,已經在運營的門店,尤其是濱海城本部,在青橙外賣正式上線之後,單個門店月利潤已經超過十萬。

而且還在繼續往上增長。

可架不住青橙零售還在加速擴張,除了濱海城門店全面鋪開,還要在一二三線城市的cbd區建設旗艦店。

雖然不再走自購商鋪模式,但仍舊堅持自營,而非加盟。

這就是驚天的支出。

所以才會說青橙零售既盈利,又沒有盈利。

再比如青雲資料,再過兩個月,等到後海資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相關資料服務合同落地,一下就能轉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