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拼夕夕正在高速擴張期,不加入才不正常呢。

“老闆,要不要提高巨美優品的薪資待遇?”陸建小心提議。

“算了。”

二爺斷然拒絕,“對於巨美優品的日常經營,還是不要過多幹預。”

這話說的漂亮。

但其實是糊弄人的,誰不知道,騰達才是巨美優品的爸爸。

二爺不過是以此為由,拒絕了底下員工的加薪請求,因為一旦要加薪,那就是整體加薪,增加的人工成本可不是一億兩億。

巨美優品未必就能抗住,指不定,又要騰達輸血。

這就違背了騰達的初衷。

選擇認同將電商業務切割,除了是聚焦核心,於騰達而言,還有一個戰略意義,就是壓縮人工成本,縮減開支。

用二爺的話說就是——“要習慣過緊日子!”

“搜尋、地圖、電商等外圍業務,該切割的都已經切割,該捨棄的也都捨棄了,現在是時候將集團的戰略重心,轉回到主營業務上了。”

二爺的目光掃過陸建、礽魚兩人。

“嗯,遊戲、社交這兩塊業務都是平穩發展,目前也沒有什麼大動作。”

說這話時,礽魚自己都臊的慌。

任誰都知道,作為騰達的兩大支柱業務,最近半年,甚至是最近一年,其實一直都是在吃老本,沒有什麼太過亮眼的建樹。

倒也不能全怪礽魚。

為了應付青鳥、薇信的崛起,能想到的法子,他都用過了。

可不是不管用嘛。

面對這樣無解的競爭對手,礽魚就是不想躺平,也是不成了。

二爺眉角揚了揚,沒說話。

陸建見狀,跟著彙報說道:“本地生活服務、大文娛、網際網路金融這三塊的業務,倒是取得飛速發展。”

“不錯。”

二爺的眉頭,終於是稍稍舒展。

礽魚卻在心裡忍不住吐槽,陸建的彙報也太狡詐,既沒有說,騰達新聞已經被天天頭條超越,更沒有提——

無論是本地生活服務,還是大文娛,都還在瘋狂燒錢。

這樣的快速增長是有代價的。

“最近發現,青橙集團似乎在突然加速對青橙單車的佈局。另外,濱海大學也出現了一家做共享單車的初創公司,值得關注。”陸建依舊在討巧。

“很好!”

二爺又豈是看不出陸建的小把戲,但現在的騰達,確實是需要一些振奮人心的訊息,“加大關注,必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下場。”

閱讀網

騰達在股市已經躺平了好幾個月,太需要一個新的故事來刺激一下了。

“放心吧,我一直盯著呢。”

陸建看似笨拙的表演背後,其實是看穿了大老闆的需求。

在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