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度,萌芽賬上現金流激增一千兩百多億,總的現金流更是突破三千億大關,妥妥的現金流王者。

“這麼多的資金,該怎麼花啊。”張碩卻是犯愁了。

說是買買買。

但是萌芽系在海外的併購,目標是非常有限的,就像這次對淡水河谷的投資,前後就耗時了大半年,才勉強達成協議。

在華夏併購就更不成了。

一則要注意影響,二則具備收購價值的目標就更少。

錢可不就花不出去?

至於說什麼將資金投入到研發領域,那也不大可能無限制地砸錢。

還是要循序漸進。

事實上,整個萌芽系16年的研發支出,預計已經超過千億規模了。

還要怎麼花錢?

當然,如果放眼全球,萌芽控股才剛三千億的現金儲備,其實並不算多,像平果、薇軟等巨頭,擁有的現金及其等價物,可是高達三千五億。

還是美刀。

跟這些巨頭一比,萌芽的現金儲備只能說是一般般。

當然,這些個海外巨頭的現金,大部分都被用來購買短期或者長期有價證券等理財產品,一旦有需要,可以隨時換成現金。

除了儲備現金,像平果一類的公司,對賬面收益的處置方式,還包括每年的股權分紅,又或者是大搞基建。

僅是平果新總部,預計投資就將超過五十億美刀。

也是奢侈到沒邊了。

當然萌芽其實也在幹類似的事情,比如正在進行的智慧島專案。

預計總投資也是超過三百億。

尤其是在調整設計方案,計劃在智慧島地底修建“星零”的“家”之後,總的投資預算,預計還要再加個五六十億。

總的建設投資,其實也不在平果總部之下。

………

籤批完撥款申請,為了解決怎麼花錢的問題,張碩特意將集團總裁呂凱,投資總監羅長安,以及財務總監蔡菲娟,一同叫到辦公室。

“從長遠看,將集團賬上的現金,用於購買各種有價債券,是比較穩妥的辦法。根據需求的不同,可以調整短期債券以及長期債券的持有比例。”

財務總監蔡菲娟第一個發言。

“就是有一個問題,在華夏,投資收益穩定的長期債券,其實一直都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未必就能完全滿足集團的需求。”蔡菲娟補充。

最簡單的國債,就是一票難求。

張碩又何嘗不知,笑著問:“最近,河狸不是發行了三百億的公司債嗎?能不能想辦法認購個一兩百億?”

“呃,我們,去買河狸發行的公司債?”蔡菲娟有點懵。

何止是她,呂凱等人也懵。

這操作可太騷了。

“怎麼,不行嗎?”

張碩卻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雖然是河狸發行的,但一旦進入債券市場,那其實就是公共產品,沒什麼干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