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星零問世,萌芽捷報頻傳!(第1/4頁)
章節報錯
“既然不分伯仲,那我們的星零,是不是也該走出實驗室了?”
張碩滿是期待。
“董事長您的意思,是我們也搞一個類似阿爾法圍棋的人工智慧程式,博一下眼球,對外展示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成果?”譚韻松略顯遲疑。
顯然是對於阿爾法的這種出圈方式,並不是很認同。
像阿爾法圍棋這種人工智慧,如果是用於向公眾普及人工智慧概念,那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真要用於專業領域,那就差點意思了。
噱頭大於實用。
“當然不是!”張碩笑著搖頭,他可沒有拾人牙慧的癖好,“星零走出實驗室,不是要搞什麼譁眾取寵,而是投入搞正兒八經地應用。”
“比如說,能不能讓星零參與萌芽的行政管理?”
壓縮行政職員數量,削減行政開支,一直都是張碩在極力推動的事情,可行政事務同樣繁雜,總要有人來幹。
再怎麼壓縮,總歸是有一個限度的。
如果能夠將人工智慧星零,引入到行政管理體系當中,或許會出現一種“降維打擊”式的效果,真正壓縮行政開支。
“最簡單的,像人資管理體系當中的打卡,能不能實現全系統聯網,全部由星零來完成記錄、篩選以及資料分析等工作?”
這是最基礎的工作,卻佔據了很多的勞動力資源。
“再往深一點的,像績效考核等,可不可以也引入星零來進行個人畫像?作為一個輔助,來協助人資進行績效考核。”
“這倒是個不錯的思路。”譚韻松也是眼前一亮。
“是吧?”
張碩看向在座的高管們,“大家也都可以暢所欲言,思考一下,星零現在,包括未來,可以在企業管理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不知道,星零未來能不能取代股票交易員的角色?如果可以,那不僅可以節約人力成本,關鍵是更高效、更精準。”新晉副總裁羅長安第一個發言。
“這個應該沒問題。”
作為星零的開發者,譚韻松自然是最有資格回答的人。
“在後勤採購上,是不是也可以引入星零的參與?比如說,透過大資料分析、追蹤紙張等辦公用品的需求、消耗情況。”蔣悅接著發言。
“再比如說,讓星零來排程會議室、公務用車等的申請與使用等等。”
“只要放開相關許可權,也都沒有問題。”
譚韻松笑著點頭,隨即補充了一句:“事實上,以上這些應用,都還只能算是星零的皮毛,甚至都沒有觸發到星零的核心能力。”
這自信.
“結合大資料,只要擁有相關許可權,再進行一定的深度學習,星零不僅可以參與集團的行政事務,甚至還能參與業務層面的事務。”
“比如說,時時追蹤業內動態、原材料價格波動、股市波動等各類市場要素資訊,整合相關的資料,為決策者提供資訊支撐。”
“就像是麥粒供應商管理系統的升級版?”顧銘章笑著插話。
“沒錯!”
譚韻松讚許點頭,“星零真正的強大之處,在於可以作為一個資訊整合中樞,用於整合人力資源、財務、採購、供應商體系、銷售以及研發等各個子系統,將零散、分散、龐大的資料、資訊,整合在一起,形成協同效應。”
“繼而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最有力的資訊支撐。”
“於此同時,作為資訊的整合者,星零還將扮演資訊輸出的角色。”
“最簡單的——”
“比如說,根據資訊查詢許可權的補貼,向員工有選擇性地提供開放的資訊查詢服務,從最基礎的公司規章制度、財務制度、公司公告、組織架構、人事調整等,到供應商名單、合作伙伴聯絡方式,再到更高層級的商機機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