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拼夕夕集團,總裁杜青青彙報的重點,並沒有放在跟魔寶的直接競爭上,而是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

“過去一年,青蜂物流取得長足發展,新建了三座物流中心、三十五座區域級別的物流倉庫,進一步完善了在全國的物流樞紐佈局。”

“於此同時,物流樞紐建設也已經遇到瓶頸。”

“為了突破這個瓶頸,下一階段,青蜂物流計劃在中部地區,投資建設華夏首個專業貨運機場,以此覆蓋整個中部地區。”

“建設貨運機場嗎?”

張碩也是眼前一亮,印象中,原時空順風也建過,而且規模巨大。

沒想到。

這一世,卻是由青蜂物流率先提出。

細想倒也正常。

過去兩年,青蜂物流完成了從簡單的投資併購,向內部整合發展的轉變,已然成為華夏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

再加上有母公司拼夕夕集團的資金扶持,超越順風本就再正常不過。

“不過…”

張碩眉頭微皺,“青蜂物流的主要物流途徑是透過汽車進行的公路運輸,走空運的件並不算多吧?能滿足貨運機場的運載需求嗎?”

原時空順風建貨運機場,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

順風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檔案配送,因而走空運的機會非常多,旗下還有專門的順風機隊,這才需要用到貨運機場。

青蜂物流顯然沒有這一塊的需求。

“是這樣的。”

杜青青解釋說道:“貨運機場從規劃立項,再到設計、施工,最後再到拖入運營。快的話,也要四五年的時間,甚至更長。”

“青蜂物流目前的空運需求確實不算大,但伴隨著快遞件數成指數級的增加,以及生鮮業務的擴張,對空運的需求只會是越來越大。”

“五年之後,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從杜青青彙報的語氣中,不難看出,她對青蜂物流未來的看好。

“這倒是真的。”

張碩總算是認可杜青青的計劃,還建議說道:“貨運機場的選址,可以考慮在江夏或者是江夏周邊城市,畢竟是九省通衢。”

“嗯,我會跟規劃團隊建議的。”

貨運機場具體建在哪,關乎重大,自然需要專業人士的論證。

………

杜青青之後,高階副總裁兼麥粒集團總裁顧銘章做了彙報。

“明年,麥粒集團除了手機、平板、膝上型電腦、智慧手錶、vr眼鏡等產品線的正常更新迭代,還將推出第一款臺式電腦。”

這是要補齊跟平果的最後一塊短板了。

至此,麥粒旗下的消費電子產品線,就將基本齊全,剩下就是一些零星智慧配件的研發,而不會再有什麼大的變化。

另一方面。

跟芒果汽車每兩年更新迭代一次不同,消費電子領域更加追求快速的更新迭代,也就導致麥粒集團其實面臨著巨大的研發任務。

每年招的應屆畢業生中,研發人員佔比甚至超過了七成。

研發經費也是逐年上漲。

“這一下,不敢想,該真的要有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