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烈火烹油,總有消散的一天。

這一邊,滴答、快滴正打得火熱,補貼一個比一個狠,另一邊卻突然傳出訊息,羊城有關部門約談了滴答、快滴、青橙打車等網約車企業。

要求相關企業,切實履行平臺的安全監督職責。

這無疑是往火堆上潑了一盆冷水。

“咦,官方這是準備出手了嗎?”這是很多人下意識的反應。

“不要啊!!”

“對啊,薅羊毛還沒薅夠呢,這些個巨頭自願燒錢,官方又何必下場干預?讓它們繼續燒好了,反正又不會形成壟斷。”

“簡直不能再贊同了!!!”

“且不說薅羊毛,本身網約車也代表著一種進步的科技不是?至少以後打車更方便了,而不再只有計程車一樣可選。”

因為青橙打車也受到約談,就有人擔心官方要打壓網約車行業。

“對啊,對於網際網路新鮮事物,有關部門不能一禁了之,還是要給網約車一點成長空間、試錯空間,否則就是變相的不作為。”

網友還是很犀利的。

現階段,因為還沒有爆發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華夏百姓對於網約車這個新興事物,總體上還是比較認可跟歡迎的。

並不存在抵制情緒。

哪怕是之前抵制的計程車司機,這會兒也在嗨皮地賺著補貼。

根本沒人抱怨!!!

反倒是羊城這一約談,引得消費者、司機、網約車企業,似乎都不太滿意,並沒有能如預期那邊,在輿論上獲得支援。

甚至還有傳出流言,說羊城這次之所以站出來,明著是約談主要的網約車平臺,實質是在給青橙打車撐腰,藉此緩解青橙打車的業務壓力。

給出的理由就是——

“年前青橙打車就被爆出要加強對註冊司機的審查,加強平臺監督,態度跟如今的羊城,可謂是如出一轍。”

如此巧合,實在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應該不至於吧,之前也沒聽說過,萌芽系會搞這種小動作。像外賣補貼、共享單車補貼,青橙不都沒下場,最後也都活的好好的。”

對於這種流言,很多人還是不信的,可見青橙口碑還是很硬的。

“未必,青橙打車已經被逼到了牆腳,說不定是揹著萌王擅自行動呢?”

“不排除這個可能!”

“萌芽集團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就算萌王是百年一遇的商界奇才,那也是管不過來的,下面的人背離初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網友心生懷疑、抱怨,就有人樂得在後面推波助瀾。

下場的可不止是滴答、快滴這些個競爭對手,還是心驚報、猩紅資本等各種跟萌芽不對付,或者是跟萌芽結怨的勢力。

因著輿論驟起,搞得青橙集團不得不緊急出面闢謠。

不過好在,羊城方面很快就傳出後續訊息,說這只是有關部門的一次例行約談,既沒有做出處罰,也沒有提出什麼強制性的要求。

大家就又都鬆了一口氣。

一場小範圍的風波,還沒來得及爆發,就消弭於無形。

搞得某些人很是失落。

“之前我還不信,羊城這一次虎頭蛇尾的約談,就更讓我確信,是在為青橙集團強出頭。”老大哥在電話中跟大爺如是說。

彼此配合的太默契了。

“出頭就出頭吧,這也正好證明了一件事,在網約車這個領域,消費者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