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小說和社會新聞裡那種,一發達了,就有大批親戚鄉鄰來要好處或者借錢的事情,並未發生。

其實絕大部分人都是要臉面的,若不是日子實在活不下去了,沒誰會輕易舍了麵皮去求人——甚至,有些人知道你發達了,反而會避嫌,故意不會和你太熱情,免得讓人誤會他有所企圖。

當然,世上不要臉的人肯定有,但終究只是少數。

無巧不成書,各種巧合安排在一起,才能被寫成一本書。不湊巧,劉山的生活不是小說,所以他暫時還沒遇到。

到了下午,劉山拿出準備好的相機和支架,搬了四把椅子在院子裡,大人們坐在椅子上,劉山和劉芸各站一邊,一家人在老宅前面,拍了張全家福。

剛剛拍完照,周小慧就發了個一份分析報告過來。

劉山沒想到大年初一她會找自己說工作。

“大過年的,你沒出去拜年嗎?”

“沒有,這邊的親戚都不熟,也沒什麼來往,我們就呆在外婆家裡面,不用出去拜年,要去也是周老師一個人去。”

劉山知道她們姐妹倆今年是在她們外婆家那邊過年。他突然想起來,上次周小敏好像對她外婆家那邊的親戚也很陌生和淡漠。

他沒有多問,仔細閱讀周小慧寫的報告。

她是純從專業角度分析劉山給她的那一堆資料,因為是第一次,劉山知道她還請教了不少人,包括她的導師。

看完之後,劉山在微信上和周小慧聊了一會自己的疑問,把整份報告吃透之後,他給周小敏轉了三千塊錢勞務費過去。

“謝謝山哥(開心)”

“不客氣,你應得的。”

“這份報告只是根據已有的資料分析,雖然資料非常齊全,但如果有必要,其實應該我們自己去取樣驗證某些關鍵資料,這樣更能支撐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劉山想了下,以他對小青村周邊的瞭解,吳小花給的資料真實性應該沒問題。

“沒事,這次不用那麼麻煩了,不過以後再有類似的情況,可能就需要像你說的那樣,進一步驗證。”

和周小慧聊了一會,劉山越發覺得人才難得,這種才貌雙全的學霸,自己肯定要招收到麾下。

大年初二,大伯他們去了伯孃的孃家,劉山一家三口也去了外婆家。

初四約著和吳小花見了一面,商討金銀花種植投資的事。

整個專案的關鍵是成立農業發展公司,將採取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來發展,周邊村民可以透過租地、務工以及與公司合作種植,這三種方式獲得收入,公司也將免費為農戶提供金銀花苗和技術指導。

預計投資是一千二百萬。

……

劉山與吳小花達成了口頭協議,他會投資一筆小錢,在專案裡佔一些股份。

給她承諾是不少於一百萬,具體後面再看。

這將是他在農業上的第一筆投資。

他有意控制自己邁入實業投資的節奏,緩緩而行,摸著石頭過河,慢慢積累經驗。

這些自己不直接參與經營和管理的投資,將和‘牛山的海’一樣,為自己帶來“被動”的直徑擴張收益。

被動收益雖然微小,但重在積少成多,而且自己只管投錢,不用費什麼精力和時間。

目前‘牛山的海’已經能時不時的為自己帶來幾毫米,甚至幾厘米的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