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長長吁了一口,這才放下心來,同時心中也大喜——這印證了自己之前的猜想,空間一旦擴張,便是不可逆的!

這個印證對自己而言是大好事,重要性甚至還要超過上電視。

一件不好的事卻帶來另一件更好的事,果然萬事都有辯證的兩面性。劉山有些感慨,調整心情,繼續閱讀。

之後幾天,他如在長白山一般,不斷重複訓練。

中間還認識了幾個滑雪愛好者和雪場的教練,大家都很驚訝劉山的技術,也佩服他可以放下“爽滑”的快感,像職業運動員那樣進行長時間的、枯燥的重複練習。

當劉山感覺自己的滑雪技能快要摸到精通的門檻時,他把工作室的攝像師孔丁招來,進行高山滑雪這個主題第一階段的結尾錄製——挑戰號稱國內最高難度雪道的玄奘大道!

玄奘大道又稱去西天道,愛好者們都戲稱這條雪道的盡頭是骨科。

滑這條雪道,必須要先簽免責書,足以說明其難度和危險性。

孔丁來了之後,劉山先讓他去拍雪場的風景。除了孔丁,他還會請雪場的教練幫忙跟拍。

這一次挑戰分為三次,第一次先熟悉雪道,第二次用最快的速度滑降,最後再用迴轉的方式滑一次!

雖然劉山訓練時會經常自拍訓練影片,但孔丁拍完風景後還是又跟拍了一天他在在絲綢之路雪場的訓練素材,到第三天,天氣不錯,跟雪場方面溝通好之後,挑戰正式開始。

第一次,熟悉雪道,劉山控速,儘量緩慢下滑,過程裡留心把雪道的情況記了下來。

第二次,滑降,最高速超過了100公里每小時,這對那些職業運動員來說,也就是“還行”的速度,但對劉山而言,已經是滑雪以來的最強衝擊,急速帶來巨大的壓迫感,讓他無比興奮。

第三次,迴轉,速度沒有滑降那麼快,但刺激程度分毫不減,需要儘量去掌控雪板轉彎的時機和力量,不斷地快速而又精準地繞、繞、繞……

最後推雪停下時,圍觀的人群裡響起了掌聲。

一個認識的滑雪教練過來跟劉山說,以他現在的技術,去參加比賽,說不定能拿到二級運動員稱號!

滑雪二級運動員可不容易,成年組需要在市級比賽裡拿第一名,省級比賽裡拿前六名,國家級比賽裡拿前十二名。

這已經是職業級別了。

也就是說,在滑雪教練這個內行看來,劉山的滑雪技能至少有了“精通—”的水準!

十二月三號,劉山回到星城。

剪片子是員工們的事,他讓孔丁自己打車回河西,自己則上了袁貞的跑車,直奔城南。

為了給他接風洗塵,袁貞特意安排了一天半的休息時間。

兩人就在她家裡,。

早上醒來,袁貞發現身邊沒人,不過她也顧不上找劉山,只覺得自己口渴的要命

起身去餐廳拿了一瓶水喝完之後,她才覺得舒服了些。

這時,劉山從書房裡出來,在背後摟住她。

“別,我下午還要開會,放過我吧。”袁貞臉上一紅,果斷在第一時間選擇了服軟。

劉山也沒有“得理不饒人”,兩人就這樣安靜地待在一起看電視、聊天。

換到央視二臺的時候,劉山說了自己差點上節目的事。

袁貞則用肯定的語氣寬慰他:“這沒什麼,只要你努力,說不定以後能直接上一臺的新聞節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