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靜觀其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慧帝假裝沒看見,他走到御案前,翻出一本奏摺,然後轉身遞給司寇承業,開口說道:「你看看吧,帝陵以西,遭遇了洪水,有影響到帝陵的安穩,且那兒的百姓也在鬧騰,開始風傳朕之江山有變。
愛卿你也知道,這種事情,絕對不能讓他們再傳得沸沸揚揚,只有賑災、安撫加撫慰,再鞏固帝陵山腳那一片,才能讓百姓們由怨變喜、由怒變敬。
何況,帝陵也真的關係到我朝之根基,出不得半點馬虎。
朕決定了,此事就交由你兒繼明去做。他學識淵博、聰明機敏,心思多、主意多,且長得秀氣斯文,不容易驚到本已惶惶如驚弓的災地百姓。
待他圓滿完成歸來,朕,定有重賞!重重有賞!!你,明白嗎?」
司寇承業看明白了,也聽明白了,他卻想抗旨不遵。什麼重重有賞,都是事後之事,而現在,他半點兒也不想任何兒子離開聚城。
可他敢抗旨嗎?不敢。他敢不接嗎?更不敢。而且,慧帝真的要動手的話,在哪兒也逃不過。他只能猜測,慧帝這是被自己打動了,想借著這個賑災的機會,彌補他們司寇家。
否則,這種又能拿、又能吃的好事兒,怎麼會輪得到年輕的司寇繼明?
通常,去地方上賑災,那就是個美差。既撈功績,又有油水,誰都是爭著搶著要去的。
因為從上到下,但凡經手的官員們,那腰包都能鼓脹一大圈兒。去了地方,還能天天被人好吃好喝地供著,對付那些災民們也都有老一套的辦法,並不需要多費心神。
慧帝把這等美差安排給司寇繼明,明顯就是安撫之意。
思及此,司寇繼明再次雙膝跪地,口呼「謝陛下隆恩,謝陛下信重!」
慧帝滿意地笑了,等他呼完之後,才喚了他起來,引著他去到了楹榻前,坐下,聊起了家常,最後,甚至還留下他,一塊兒用了午膳。
直到慧帝要歇晌了,才放司寇承業離宮。
司寇承業來的時候,哭哭啼啼地訴委屈和冤枉,走的時候,是哭哭啼啼地感恩和戴德。
慧帝送他到殿門前,看著他抹著眼淚下了臺階離去,臉上的表情,才漸漸地變了。
轉身回到御書房,便召見了歐陽文鐸。
「文鐸,你出的法子失敗了。司寇繼明發現了書中的貓膩,一個字沒寫就請假回家了。」
慧帝沉著一張臉,看著歐陽文鐸說道,並將司寇承業來哭鬧的事情也說了出來。
如何對付司寇家的人,是他倆共同商議的。而先從司寇繼明那兒下手、怎麼下手,就是歐陽文鐸想出的辦法。
然而,聰敏的司寇繼明並沒有上勾,還直截了當地拍拍屁股走人了。這就好像一巴掌打在了慧帝的臉上。而司寇承業鬧宮以退為進,更是令他心裡的怒火不斷升騰。
「文鐸,朕是不是老了?這下面的人,個個兒地都不再把朕放在眼裡了?如今,就連司寇承業那種莽夫,都敢在朕的眼皮子跟前耍花樣了,真是好大的膽子!」
「陛下息怒,是老臣無能。」
歐陽文鐸眼瞅著老皇帝發怒,急忙跪地請罪。
「息怒?息什麼怒?你們一個個兒地,只會讓朕息怒,想讓朕息怒,你就趕緊想出點辦法出來啊?光空口說這些有什麼意思?還無能,朕就是看你無能!你這個相爺之位,是不是不想要了?啊?」
慧帝一聽到這種請罪的話,氣就更不打一處來。現在他要的是辦法,不是什麼無能這類狗屁的話。
「陛下,您不是給出辦法來了嗎?」
歐陽文鐸對於老皇帝的咆哮不以為意,一張白胖的老臉上,笑眯眯的表情再起,開口提醒道。
慧帝瞅著那張胖臉,一雙垂暮的、已經變成三角的老眼沉了下來。他慢吞吞地說道:「你對朕的心思很瞭解嘛,朕看你不是無能,而是把精力都花在朕的身上了吧?」
「那哪能啊陛下,您可不能冤枉老臣啊,」歐陽文鐸一聽這話,趕緊叩頭喊冤,而後再道:「老臣自打聽說司寇繼明憤然離職的訊息之後,就一直在等著陛下的召見。
那時,老臣的心裡,就打定了主意,只要陛下您一句話,老臣就敢設伏埋殺他們司寇家的任何一人。只是沒想到,陛下您竟然如此高明,直接就給了老臣一個天大的好機會。
老臣跟隨您多年,您如何的英明神武,老臣自然熟知啊陛下。」
慧帝聞言,一雙三角眼眨動,盯著那張胖臉沉默了幾息後,擺擺手道:「下去吧,這事,再要出了什麼閃失,你也不用再來見朕了。」
「老臣遵旨!」
歐陽文鐸再叩一頭,爬起身後退下。
心裡卻想道:老皇帝真是越來越陰晴不定了,越來越難伺候了。哼,說什麼不想再見自己,自己還不想見他呢。哪回見他不是提心吊膽的?
不過對付司寇家的事,他相府的人,還是會不遺餘力地去做的。不報歐陽仲錦的仇,他也白當了十幾年的相宰。
……